《穆桂英挂帅》的历史背景和前提是什么?

网上有关“《穆桂英挂帅》的历史背景和前提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穆桂英挂帅》的历史背景和前提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北宋时期,辽东安王兴兵造反,边关紧急。宋王命令王强汇集京师武将,在校场比武点帅。但奸臣王强嘱他的儿子王伦夺帅,以便将来共掌兵权,篡夺朝政。杨家将自破了天门阵,保住宋王以后,只剩下了佘太君、杨宗保、穆桂英、杨思乡、文广和金花等人。

佘太君因宋王无道,携子孙辞官回河东,已经二十余年。一天,杨宗保将安 王造反、边关紧急事禀报佘太君。余太君惦记国事,不知由谁带兵抵抗,遂派文广前往京城打探。文广、金花在京城看到王伦在比武场上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心中不忿,与王伦校场比武。他们先是以箭穿金钱眼取胜,后又刀劈王伦。宋王问明杨家情况,命穆桂英挂帅,文广、金花为马前先锋。文广、金花归来,将帅印交给穆桂英。穆桂英因对宋王昏庸、听信谗言不满,不愿意挂帅出征,用绳索捆了文广,准备进京辞官请罪。

佘太君以国事为重,劝说穆桂英回心转意,打消了她的重重顾虑。穆桂英终于同意挂帅出征,去保大宋江山。出征之日,穆桂英全身披挂,威风凛凛,余太君亲自前来送行,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前往平定安王之乱。时年,穆桂英53岁。

《穆桂英挂帅》是京剧剧目,也是豫剧剧目。

该剧主要讲述了北宋时期西夏进犯中原,宋王决定通过校场比武挑选元帅领兵抵抗,杨家小将杨文广在校场刀劈王伦夺得帅印归来。其母穆桂英深感朝廷刻薄寡恩,不愿再为其效力,最终在佘太君的感召下愉快地答应领兵出征。

《穆桂英挂帅》的主题思想是歌颂了杨家将世代忠良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以及杨家将“一门忠良、为国分忧”的爱国主义情怀。梅兰芳在庆祝国庆十周年之际进行演出,具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更体现出梅兰芳的思想境界和崇高的艺术观。

京剧《穆桂英挂帅》的改编过程

梅兰芳对于豫剧《穆桂英挂帅》的改编、排演,并非简单地把豫剧移植和搬演过来,而是一次新的创作。京剧本虽然内容与豫剧本基本相同,但有所丰富,加了三场戏。在《乡居》的前面加了一场《报警》,用以明场交代寇准进宫报告边关危急。

在《接印》一场后面增加《述旧》一场,写杨宗保到校场之前,给他的女儿们讲述当年穆桂英如何英勇杀敌和令出如山,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刻画穆桂英的形象,也为后面教育杨文广的情节作一铺垫。另外还加了一场过场戏,写众将意气风发地赶往大营。

为了适合梅兰芳的声腔特点,京剧本里的唱词多采用“人辰”的辙口,除了保留豫剧本中“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这两句点题性的唱词之外,其他所有唱词均重新编写。因此,京剧本的改编,完全是一次重新创作。

关于“《穆桂英挂帅》的历史背景和前提是什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雁兰]投稿,不代表巨商报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91zxpc.com/zx/748.html

(8)
雁兰的头像雁兰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雁兰的头像
    雁兰 2025年07月26日

    我是巨商报的签约作者“雁兰”

  • 雁兰
    雁兰 2025年07月26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穆桂英挂帅》的历史背景和前提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穆桂英挂帅》的历史背景和前提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

  • 雁兰
    用户072601 2025年07月26日

    文章不错《《穆桂英挂帅》的历史背景和前提是什么?》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巨商报@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