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从《石室秘录》中来的补虚方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从《石室秘录》中来的补虚方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张机:
虚证,分气虚,血虚,气血两虚。其本质是血虚,故遇虚证,补血是矣。
补脾胃之气,促水谷精微化生,《石室秘录》有一方如下:
人参二钱,黄芪三钱,白术三钱,陈皮五分,甘草一钱,麦芽五分,神曲五分,山楂五粒,炮姜一钱,茯苓三钱,水煎服。
此方参、苓、芪、术,纯是健脾开胃的药,又怕饮食难消化,再加山楂、神曲、麦芽之类,来消化饮食。那么胃气既旺,又何愁饮食不化,津液不生呢?
补血一定要四物汤吗?不用四物汤而补血虚,《石室秘录》有一方如下:
麦冬三钱,熟地一两,桑叶一片,枸杞子三钱,茜草一钱,当归五钱,水煎服。
这方妙在用桑叶来补阴生血,更奇妙的是加入茜草,则血得活而更能生发,又用熟地、麦冬、当归,辅佐来共生血,那么血充足后,就会色润筋舒了,且外证既然改观,内在自然安稳熟睡,心气得以安养,又怎么会有盗汗发生呢?!这是治虚的妙法了。
治虚其实不止补气补血,但这两个方子,确实可统治。但还有加减法:
气虚方里,倘若伤于米食,加麦芽五分;
伤肉食,加山楂十粒;
伤面食,加萝卜子五分;
有痰,加半夏一钱,白芥子一钱;
咳嗽,加苏子一钱,桔梗二钱;
伤风,加入柴胡二钱;
夜卧不安,加炒枣仁二钱;
胸中若微疼,加枳壳五分。
血虚方中,和前加减法一样治疗。
气血双补,《石室秘录》还有一个比八珍汤更好的方子:
人参一钱,白术一钱,甘草八分,陈皮五分,茯苓二钱,当归二钱,白芍三钱,熟地三钱,川芎一钱,神曲五分,麦冬五钱,谷芽一钱,水煎服。
气血两虚的人,吃不下饭,喝不下水,面色枯槁,如果补气,那血不是更燥?补血其气不是更弱?补助胃气,他盗汗则难以止住,用滋阴药补血脉,就会阻隔在胸膈,此方气血同治,补虚之中,有调和之法。
《石室秘录》虚治法
原文:
天师曰:虚证亦多,我举一二以概其余。虚治者,非气虚,即血虚也。气虚如人不能饮食,食之而不能化者是;血虚者,面色黄瘦,或出汗盗汗,或夜眠常醒,不能润色以养筋者是也。盖饮食入胃,必须胃气充足,始能化糟粕而生津液,气既自馁,何能化饮食也。方用人参二钱,黄芪三钱,白术三钱,陈皮五分,甘草一钱,麦芽五分,神曲五分,山楂五粒,炮姜一钱,茯苓三钱,水煎服。此方参、苓、芪、术,纯是健脾开胃之品;又恐饮食难消,复加山楂、神曲、麦芽之类以消之。则胃气既旺,又何愁饮食之不化,津液之不生耶。
血虚自当补血,舍四物汤又何求耶。余今不用四物汤,用麦冬三钱,熟地一两,桑叶一片,枸杞子三钱,茜草一钱,当归五钱,水煎服。此方妙在用桑叶以补阴而生血,又妙加入茜草,则血得活而益生,又况济之熟地、麦冬、当归,大剂以共生之,则血足色润而筋舒也。外症既见改观,则内自安而寐适,心气得养,又宁有盗汗之生哉。此虚治之法也。
张公曰:虚治亦不止补气补血,盖此二方,实可统治之。甚矣,天师立方之妙也。别有加减之法:气虚方中,倘伤米食,加麦芽五分;伤肉食,加山楂十粒;伤面食,加萝卜子五分:有痰,加半夏一钱,白芥子一钱;咳嗽,加苏子一钱,桔梗二钱;伤风,柴胡二钱;夜卧不安,加炒枣仁二钱;胸中若微疼,加枳壳五分。血虚方中,亦同前加减法治之。
华君曰:尚有一方,并传子。有气血两虚之人,饮食不进,形容枯槁,补其气而血益燥,补其血而气益馁,助胃气而盗汗难止,补血脉而胸膈阻滞,法当气血同治。方用人参一钱,白术一钱,甘草八分,陈皮五分,茯苓二钱,当归二钱,白芍三钱,熟地三钱,川芎一钱,神曲五分,麦冬五钱,谷芽一钱,水煎服。此方气血双补,与八珍汤同功,而此更妙于八珍者也,妙在补中有调和之法耳。
中医古典书籍有哪些
从今天起开启新的研究系列— 《傅青主与陈士铎医学思想研究》 ,同时 《每周中医分享》 系列仍会不定期更新,请大家持续关注!
我想中医的学习者或多或少会听过傅青主的大名,知道和读过 《傅青主女科》 的人估计也不在少数,同时这本书在中医妇科学中的地位我想也是勿庸多言的。但是提到陈士铎呢,估计很多听到这个名字的人都会有一种陌生的感觉:他是谁?是中医吗?而稍有些印象的人可能会知道他的两本著作 《石室秘录》 和 《辨证录》 ,至于读过的人恐怕就占少数了。
在谈两人的关系之前,先来对比下两人的著作:我们发现 《傅青主女科》 和陈士铎 《辨证录·妇人科》 的内容有99%的相似性,仅个别内容有所出入,同时署名傅青主的其它著作像 《傅青主男科》 、 《傅青主小儿科》 和陈士铎医书的部分内容也基本一致。
更关键的是陈士铎的医书涉及到内、外、妇、儿、五官、理论、诊断、中药等各个方面,而这些内容又有着完整统一的理、法、方、药体系。即粗看之下,似乎傅青主医书只是陈士铎医书的 「摘抄版」 。
看到这里,我想关于两者的关系,大家可能会有诸多猜测或者定论了,但是我想提醒的是傅青主、陈士铎两人医学传承关系是中医史上最大的谜团之一,中医界争论至今已有100多年,但仍悬而未决,至今没有定论。
其实我想无论是谁,只是刚看完陈士铎的医书序言都有可能直接把书放下,因为写序言的人都是医道两家的顶尖人物如岐伯、张仲景、吕洞宾等人。而且他还说自己这些书是岐伯、张仲景等人传授给他的,他自己只是记录下来传到后世而已。
我想这些任谁看了都会感觉很荒谬吧,想当年罗大伦看到的时候就感觉很气愤,认为此人极度不靠谱,好几年再没有看过陈士铎的书,今人如是,古人何尝不如是。另外就是陈士铎有些方剂的剂量过重,每味药动辄以现代剂量的两计,有些方子加起来会超过半斤,大大有违常理,我想这些方子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在应该都很少人敢用吧。
两人的医书虽然出入不大,但差别之处却又是涉及临床治疗的紧要之处,如两人书中同一方剂剂量会有所差别,其次傅青主医书中所用药物多为炮制,这点在陈士铎书中就很少涉及。
再次自《傅青主女科》问世以来,因冠有傅青主的大名,所载方剂临床疗效高,愈为医家所重视,即临床应用基本以傅青主医书为主,反而有着完整医学体系的陈士铎医书如上述所说缘由而不被医家所看重,渐渐湮没在浩瀚的中医典籍中,所以傅青主诸书至今仍然具有很高的研究参考价值。
记得初次接触到陈士铎、傅青主两位医家是在读罗大伦 《古代的中医》 的时候,罗博士写傅青主一文可谓有史、有情、有义,非常有画面感的还原了傅青主的一生,同时对于中医史上最大谜团之一的傅青主、陈士铎两人医学传承之谜也提出了新的观点,建议大家可以找来读读,非常长见识。
如果说罗大伦引起了我对两人的兴趣,那么有 「中医界王语嫣」 之称的谭杰中就是给了我充分的动力去研究傅青主、陈士铎的医学思想。
谭杰中在《古典本草药理学及其于经方之应用举隅》一文中对傅青主赞誉有加: 「有一位时方大家,他创的方剂,有效率几乎可以与仲景比美。如果仲景可称为『医圣』的话,这个人大概可以被叫做『医仙』了吧。这仙人就是与明朝皇室有着奇异的关联性,文学医学两得美名的傅青主(傅山)」
同时他在中医教学中也是大篇幅引用和讲解两人的方药使用,以谭杰中医学知识之巨,读书范围之广,能有如此评价,我想傅青主、陈士铎的医学思想是非常值得挖掘和整理的。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傅青主诸书自《傅青主女科》1827年刊行以来至今已经过190余年的临床验证,疗效非凡。那么陈士铎医书呢?除去和傅青主重复的部分,其余内容是不是也具有相同的医学价值呢,这点就让我产生了十足的好奇心。
当然历代医家对这部分内容应用和研究很少,所以想一探究竟只能靠自己了。以上就是本次研究的源起,这次研究的目标是期望整理出傅青主、陈士铎 「一派」 理、法、方、药的完整体系,时间上可能会有两到三年的跨度,还请各位读者拭目以待。
素问、灵枢经、难经本义、类经、内经知要
伤寒论、类证活人书、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伤寒论注、伤寒贯珠集、长沙方歌括
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方论衍义、金匮要略心典、金匮方歌括
瘟疫论、痧胀玉衡、广瘟疫论、外感温热病、疫诊一得、温病条辨、温热经纬、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六因条辨、伤寒瘟疫条辨、时病论
脉经、濒湖脉学、诊家正眼、脉诀汇辨、四诊抉微、三指禅、望诊遵经、察舌辨症心法、辨舌指南
神农本草经、雷公炮炙论、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汤液本草、本草备要、得配本草、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
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普济本事方、济生方、世医得效方、医方考、名医方论、医方集解、重校汤头歌诀、串雅内编、串雅外编、串雅补
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方论、内外伤辨、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阴证略例、十药神书、内科摘要、杂病论治准绳、济阳纲目、痰火点雪、症因脉治、理虚元鉴、傅青主男科、金匮翼、风劳臌膈四大证治、医醇胜义、血证论、中风斠诠 、刘涓子鬼遗方、卫济宝书、外科精要、外科精义、外科理例、解围元薮、疮疡经验全书、外科启玄、外科正宗、霉疮秘录
洞天奥旨、外科证治全生集、疡科心得集、外科真诠、疡科纲要
理伤续断方、跌打损伤妙方、正体类要、伤科汇纂、伤科补要、救伤秘旨、救伤秘旨续刻、伤科大成
女科万金方、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妇人大全良方、济阴纲目、陈素庵妇科补解、傅青主女科、达生编、妇科玉尺、女科要旨
小儿药证直诀、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婴童百问、幼科发挥、幼科铁镜、幼幼集成、幼科释谜、遂生编、福幼编
原机启微、银海精微、秘传眼科龙木论、审视瑶函、目经大成、咽喉脉证通论、重楼玉钥、白喉全生集、口齿类要
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子午流注针经、针灸资生经、十四经发挥、针灸聚英、奇经八脉考、针灸大成、厘正按摩要术
十问、合阴阳、天下至道谈、素女经、养性延命录、新刻奉亲养老书、三元参赞延寿书、养生类要、饮膳正要、遵生八笺、内功图说
格致余论、局方发挥、医经溯洄集
推求师意、医贯、医旨绪余、质疑录、医学真传、医学读书记、医学源流论、重庆堂随笔、冷庐医话、医原、存存斋医话稿、西溪书屋夜话录、名医类案
寓意草、临证指南医案、古今医案按、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诸病源候论、华氏中藏经、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医学启源、洁古家珍、儒门事亲、洗冤集录、卫生宝鉴、此事难知、丹溪心法、脉因证治、玉机微义、证治要诀及类方、名医杂著、医学纲目、医学正传、韩氏医通、赤水玄珠、医学入门、古今医鉴、万病回春、先醒儒医学广笔记、医宗必读、医门法律、增补病机沙篆、证治汇补、景岳全书、石室秘录、辨证录、张氏医通 、医学心悟、医方一盘珠、医碥、兰台轨范、医林改错 、医宗金鉴、杂病源流犀烛、类证治裁 、医学三字经、理瀹骈文、医理圆通、医理真传、伤寒恒论、医学衷中参西录
哈哈!够全了吧! 上面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中医古籍。你可以从中挑选自己需要的,可以把这些书名抄下来,对以后中医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关于“从《石室秘录》中来的补虚方子”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南枝]投稿,不代表巨商报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91zxpc.com/zx/666.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巨商报的签约作者“南枝”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从《石室秘录》中来的补虚方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从《石室秘录》中来的补虚方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
文章不错《从《石室秘录》中来的补虚方子》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