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冰河期的产生后果

网上有关“小冰河期的产生后果”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小冰河期的产生后果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科学家警告称,地球气候正在朝向“迷你冰河时代”发展。最新一项研究显示未来太阳活动周期将发生异常,2020-2030年之间的太阳活动周期将彼此抵消,从而产生一种现象——“太阳活动极小期”。该现象曾出现在1646-1715年,当时被称为“迷你冰河时期”,甚至导致伦敦泰晤士河水冻结。第26太阳活动周期将覆盖2030-2040年,两个能量波将恰好不同步,使太阳活动周期显著减弱。瓦伦蒂娜教授说:“在第26太阳活动周期中,两个能量波将彼此镜像,在同一时间达到峰值,但它们位于太阳不同的两个半球。这种交互作用将彼此抵消,我们预测这一时期将出现‘太阳活动极小期’。”

一、太阳活动≠太阳辐射

查看《每日邮报》的报道原文,他们称这个报道的依据是英国国家天文学年会上的一项研究成果。然而,阅读了英国2015年国家天文学会议的官方新闻后可以看出,“气温下降”、“小冰河期”其实来源于记者自己的推测和演绎。他们所报道的Valentina Zharkova教授的研究结果,的确认为太阳活动将在2030年下降60%。但是,太阳活动和给予地球光和热的太阳辐射并不是一个概念。实际上,太阳活动对太阳辐射的总能量影响非常有限,仅仅在0.1%左右。

太阳活动(Solar Activity),指的是太阳大气中爆发性现象的活跃程度。太阳活动程度高时,太阳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现象就更频繁,产生更多的太阳风暴。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表面的强磁场区域,从太阳黑子发出的磁场会在太阳大气中形成复杂的磁场结构,为太阳活动提供动力和能源。因此,我们用太阳在同一时刻的黑子总数来表征太阳活动的强弱程度。累积的观测资料表明,太阳上的黑子数存在11年的周期性变化,在11年中,太阳黑子会先变多,再变少,最终回到和一开始相似的数量。

二、太阳辐射相当稳定

一般来说,在11周期里太阳活动最高的年份,可能在一天内连续产生多个太阳风暴。然而,日常经验告诉我们,太阳并没有在某一天因为太阳风暴的发生而忽明忽暗,每年四季的温度也都相差不大。太空飞船的观测表明,在地球大气层外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相当稳定,总在1366W/m^2左右。虽然它会随着太阳活动变化,但太阳活动高年的总辐射量比太阳活动低年仅高出0.1%。要感受到这样微小的变化,太空飞船上测量这个量的仪器都必须进行特殊设计。有研究者用模型重建历史数据后,发现即使在1646-1715年的“小冰河期”,太阳的总辐射量不过降低到了1360.0W/m^2,仅比现代平均值低0.4%。

太阳活动的变化无法引起太阳辐射量较大的变化,是因为太阳给予我们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长的可见光和红外波段。而太阳活动增强时,辐射增强的主要是波长较短的X射线、极紫外和紫外波段。它们在太阳辐射的能量中所占的比重较低。

太阳辐射的微小变化,能对地球的气候产生多大影响?

部分学者认为,太阳活动增强或减弱时,极紫外波段的辐射能量变化会对高层大气的对流产生影响,从而“四两拨千斤”式的影响整个地球的气候。美国学者的一项研究发现,太阳在11年活动期里0.1%的辐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在太平洋地球的气候系统中被放大了。然而,学界对这个问题并没有达成共识,太阳辐射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依然处于激烈争论的状态。对于太阳活动的蒙德尔极小期和地球气候的小冰河期之间联系的研究,也停留在推测机制的阶段,没有找到确切的因果关系。然而不管这些研究的结论怎样,Valentina Zharkova教授的研究成果并没有说太阳会休眠,也没有关于冰河期的预言。 2012年1月以来,欧洲寒冷天气影响范围不断扩大。除了乌克兰、波兰及保加利亚等东欧国家情况严峻外,意大利、法国亦相继受冷锋侵袭。过去一周,欧洲地区因寒流死亡的人数已超过223人。此外,日本雪灾迄今夺去至少63人死亡,韩国首尔低见摄氏零下17度,是55年来最低纪录。

欧洲成严寒重灾区

乌克兰在此次寒流中受损最严重,官方消息称,一周以来,乌克兰因严寒死亡人数已上升至101人,其中64人死于街头。另有约有1600人因冻伤和体温过低而就医,数千人蜂拥至临时避难所。

波兰部分地区气温低至零下35摄氏度。该国警方透露,在过去的24小时,又有8人死于严寒天气,使波兰全国因严寒丧生人数上升至37人。

俄罗斯莫斯科市卫生局称,2012年年初以来莫斯科约有200人因受冻体温过低和冻伤到医院就医,其中5人被冻死。

在塞尔维亚的山村,数千人因暴风雪被困。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的气温也已降至零下5摄氏度,运河已开始结冰。全欧洲地区夜间最低温为零下38.1摄氏度,出现在捷克西南部。

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有自动柜员机因低温失灵,居民发现纸币结冰。

意大利中北部的公路、铁路及机场受大雪影响,服务受阻,数百名乘客被困火车内过夜,气象部门表示当地经历27年来最寒冷冬天,一名婴儿及一名长者冻死。法国28个省份发出“严寒”橙色警告,部分地区昨晚气温降至零下14度。

另外,法国也报告了该国首例因严寒死亡者,为一名82岁的老人。

由于多瑙河部分结冰,欧洲多个国家要把货轮驶至较远的港口。

日本部分地区气温创新低

日本气象厅3日发布了去年年底至2月的全国低温和大雪天气的分析结果。北海道、秋田、山形和长野各县以及京都府的共计7个观测点的积雪深度刷新了历史纪录。其中,北海道新筱津村的积雪达213厘米(1月16日观测)。

另外,日本部分地区的气温创下了历史最低点。日本气象厅发表的消息说,北海道枝幸町的气温达到零下32.6度。

日本气象厅称,由于连日的严寒袭击,地表的温度被严寒吸取,出现了“放射冷却现象”,导致全国38个地点的气温创下了历史最低点。靠近东京的长野县南牧村的气温也达到零下26度。

日本总务省消防厅发表统计,截至本月3日下午6点,今冬的大雪已造成63人死亡,其中包括在秋田县玉川温泉雪崩中遇难的3人。

虽然日本海一侧强降雪的担忧已经消除,寒冷将于下周初出现缓解,但预计8日前后还将迎来冬季型气压。预计以北日本和东日本为中心至2月中旬将迎来严寒天气,日本海一侧的积雪或将进一步增加。

寒冬显示小冰河期来临?

据美国媒体报道,一些国际权威气候专家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停止,并开始冷化,近来北半球的酷寒只是全球天气变冷的开端,这样的冷天可能会持续20年至30年。英国《每日邮报》因此宣称今年的寒冬显示“小冰河期来临”。

报道说,这些科学家的预测是根据他们对太平洋和大西洋海水温度的自然周期分析而来,推翻了一些已广为接受的气候变暖理论。这些理论宣称,到了2013年夏天,北极圈将完全无冰。

报道称,根据科罗拉多州美国国家冰雪资料中心的资料,自2007年以来,北极夏天的海冰增加了近106万平方公里,也就是26%,即便是大力倡议防止全球变暖的人士也未反驳这一点。

而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北半球的北美洲、欧洲和亚洲地区遭遇寒冬,并非是全球变冷,而是因为北半球出现了气象颠倒的情况。这种情况是北极震荡造成的。北极上空的大气压力会出现两种极端变化,直接影响北半球出现暖冬或寒冬。

关于“小冰河期的产生后果”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平卉]投稿,不代表巨商报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91zxpc.com/zx/612.html

(12)
平卉的头像平卉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平卉的头像
    平卉 2025年07月25日

    我是巨商报的签约作者“平卉”

  • 平卉
    平卉 2025年07月25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小冰河期的产生后果”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小冰河期的产生后果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科学家警告称...

  • 平卉
    用户072511 2025年07月25日

    文章不错《小冰河期的产生后果》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巨商报@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