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有关弗罗斯特的介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有关弗罗斯特的介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罗伯特·弗罗斯特 自然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只是在他的下半生才赢得对他的诗歌成就的承认。在此后的年代中,他树立起作为一位重要的文学家的形象。他曾当过新英格兰州的鞋匠、教师和农场主。他的诗歌从农村生活中汲取题材,与19世纪的诗人有很多共同之处,相比之下,却较少具有现代派气息。 罗伯特·弗罗斯特4次获得普利策奖:1924年的《新罕布什尔》、1931年的《诗歌选集》、1937年的《又一片牧场》和1943年的《一棵作证的树》。在罗伯特·弗罗斯特75岁和85岁诞辰时,美国参议院都曾向他表示敬意。他在约翰·肯尼迪1961年的就职仪式上十分引人注目,朗诵了他特地为这一场合写的诗篇《全才》。 罗伯特·弗罗斯特生平 罗伯特·弗罗斯特,美国著名诗人。 1874年3月26日,罗伯特·弗罗斯特出生于圣弗朗西斯科。他11岁时丧父,由其母抚养成人。其母的苏格兰人的忠诚和虔诚的宗教信仰对弗罗斯特的个性和文学事业有很大影响,使他的作品既崇尚实际又富有神秘色彩。他对诗歌的兴趣在中学时代就已显露,曾在校刊上发表过几首诗。 1895年结婚,其后两年,与妻子帮助母亲管理一小私立学校。其间,写诗投稿给各种刊物,但很少得以发表。他卖出的第一首诗《我的蝴蝶:一首哀歌》1894年发表在文学周刊《独立》上。 1897年秋,弗罗斯特入哈佛大学,以便成为中学拉丁文和希腊文教师。但不到两年因肺病中断学业,从事养鸡。1900年举家迁往新罕布什尔州德里他祖父为他购买的农场。经营农场失败,又重新执教(1906年——1912年)。其最著名的诗歌大多是在德里创作的,但并未引起编辑们的兴趣。 1912年,弗罗斯特带领全家迁居英国。伦敦一家出版公司立即接受他的抒情诗集,1913年以《少年的意志》为题出版。接着,他的叙事诗集《波士顿以北》又在1914年出版。英国评论家的热情赞扬引起美国出版界的重视。三家美国出版公司立即向他约稿。他在伦敦期间还结识了E.庞德、E.托马斯、 T.E.休姆、W.W.吉布森、L.艾伯克龙比和其他诗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弗罗斯特于1915年2月返回美国,适逢他最初的两部诗集在纽约出版。他的诗受到美国读者的热烈欢迎。从此,他名气大增,结束了默默无闻的年代。此后,他先后在阿默斯特学院、密歇根大学和哈佛大学等院校执教或做研究工作。他对植物学极感兴趣。《少年的意志》中大部分诗歌是描写植物的。大自然对他来说具有宗教意义。他的诗对异常广泛的各式各样的读者都有吸引力,因为它可以用那么多的不同方式来欣赏。在诗歌创作手法上,同 20世纪多数诗人截然不同。他不进行诗歌形式的试验与改革,而是反复声称满足于用“旧形式表达新内容”。他学习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用贴近普通男女使用的语言抒发感情,描述日常生活的事件与情景。因此,他的作品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风靡一时的矫揉造作和感伤悲切的诗歌相比似乎“毫无诗意”。他还受19世纪英国诗人勃朗宁的影响,在诗歌中运用戏剧独白或对话的手法。他对古希腊和古拉丁语作家,特别是忒奥克里托斯和维吉尔的研究,使他打下了写作牧歌的基础。他采用通俗上口的语言、人们熟知的韵律、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写新英格兰地区宁静乡村的道德风尚。然而,他的诗歌并不仅仅记录为人忽略的自然界事物或乡野村民的举止行为。他对大自然的描写常常蕴涵深刻的、象征性的、甚至是形而上学的意义。他的优秀诗篇常常超越个人的外观同内心世界、他人、大自然以及整个宇宙的直接关系,以某种方式说明他的深刻宗教信仰所依据的价值观。尽管他诗歌中相当一部分描写恐惧和疑虑,但总的倾向还是积极向上的。 弗罗斯特的其他作品有:诗集《山间》(1916年)、《新罕布什尔》(1923年)、 《西去的溪流》(1928年)、《又一片牧场》(1936年)、《林间空地》(1962年)和诗剧《理智的假面具》 (1945年)、《慈悲的假面具》(1947年)。 1963年1月29日,弗罗斯特在波士顿去世。
杨阳(中国)、赵剑华(中国)、苏吉亚托(印尼)、弗罗斯特(丹麦)
杨阳 中国。1963年生,身高1.76米,12岁进入少年体校,开始练习羽毛球,15岁选入省集训
队,1983年入选国家队,1984年夺得全国男单冠军。他的技术特点是步法灵活,速度快捷,落点变化多,跳起扣杀两角凶狠,具有一定的杀伤力。1984年,他代表国家队参加第十三届汤姆斯杯卫冕战,出任第三单打,五场球均获胜利。同年9月在第四届世界杯赛中,他击败许多世界名将而获亚军,1985年击败费罗斯特而夺取香港公开赛男单冠军,1986年又夺得日本、香港公开赛男单冠军,并为中国队重新夺回汤姆斯杯赢了关键场次,1987年连续在世界锦标赛和各种世界公开赛中夺冠。 1988年他勇夺奥运会表演赛男单桂冠,1990年又为中国男队卫冕汤姆斯杯成功而作出了卓越贡献。因此,他被学为世界羽坛的“四大天王”中的“王中王”。
羽坛四大天王之--赵剑华
赵剑华 中国。1965年生,身高1.82米,左手握拍,他12岁进业余体校,专修羽毛球, 16岁获得江苏城市羽毛球比赛男子单打冠军。他属进攻型选手,具有力量大.身体素质好,速度快,反应灵敏,后场扣杀有力,网前凶狠.落点准确等技术特点。在1984年底参加的苏格兰公开赛中.他一鸣惊人,先后击败世界名将费罗斯特、尼尔霍夫等,夺取男单冠军,时隔两个月, 在1985年1月日本公开赛上, 他连克费罗斯特、韩健,又夺得男单冠军。同年3月,在全英锦标赛半决赛中,他以2比0淘汰了印尼名将林水镜, 在决赛与费罗斯特争夺金牌时,又以2比1再次获胜。 赵剑华在下到三个月时间里,连续击败四名世界羽坛顶尖好手, 震动了国际羽坛,被誉为世界羽坛的“四大天王”。 然而,正当他继续向世界羽坛高峰攀登时,急性肺炎发作,使他整整耽误了一年。1986 年他病愈复出后,体力有所下降,技术却不减当年,连续获得马来西亚公开赛、第十届亚运会、 中国和泰国公开赛、世界杯赛男单冠军。1990年,他又再次获得全英锦标赛冠军。
羽坛四大天王之--费罗斯特
费罗斯特 丹麦。1958年生,身高L90米。他8岁开始打羽毛球,17岁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在1980、1981两年中,他先后战胜梁海量、林水镜、普拉卡什等世界名将,确立了在世界羽坛中的地位,成为80年代世界羽坛的最优秀的选手之一,被人们誉为“常胜将军”。他与杨阳、赵剑华、苏吉亚托一起被称为“四大天王”费罗斯特跻身于世界强手之中有两大特点:一是身材高大,体力充沛,力量大,比赛作风顽强;二是技术全面,步法灵活,落点刁,致使80年代中期,许多世界强手由于不适应他的打法而败在他的手下,让他保持了200多场不败的比赛记录。1984年,他一举夺取了包括全英锦标赛和大奖赛总决赛等世界大赛的八项冠军,进入了他在世界羽坛中最辉煌的时期。
羽坛四大天王之--苏吉亚托
苏吉亚托 印度尼西亚。1962年生,身高1.70米。他是主攻型选手,是80年代世界著名羽坛球星。他12岁起打羽毛球,1978年代表印尼参加东南亚中学生比赛,1980年在中国台北精英赛中获得亚军,1982年在印尼公开赛中过关斩将一举夺得男单冠军,1983年又获世锦赛男单冠军。 1985年在世界杯赛决赛中,他勇克费罗斯特,夺得男单冠军,1986年后又先后在中国公开赛、印尼公开赛、世界杯赛中屡获冠军,被称为世界羽坛的“四大天王”之一。
关于“有关弗罗斯特的介绍?”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笑晴]投稿,不代表巨商报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91zxpc.com/zx/577.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巨商报的签约作者“笑晴”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有关弗罗斯特的介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有关弗罗斯特的介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罗伯特·弗...
文章不错《有关弗罗斯特的介绍-》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