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银行在中国可以办理个人储蓄卡(借记卡),没有什么特别的限制条件。花旗中国借记卡境外取款免手续费,无论现金领取、账户查询、消费购物还是海外留学和境外刷卡,花旗银行借记卡为客户提供领先快捷的全球支付体验,以及专享尊贵礼遇。
扩展资料:
花旗中国借记卡产品特色
(1)ATM优惠,取现/查询免费
持花旗借记卡,无论客户身处境内还是境外,无论是同行还是跨行,花旗借记卡在全球带有“银联”标示的ATM机上取现或查询,均可乐享手续费全免*。更可在境外免费提取当地货币,让零收费的享受陪您畅行全球。
在银联网络覆盖的全球140万台ATM机上,均可享受免费取现/查询。境内每日累计最高取款金额为人民币20,000元。境外ATM每日累计取现限额为10,000人民币的等值外币。
(2)更多便捷,尽在花旗逸支付
现阶段,花旗逸支付包括掌上支付,和通过接入银联在线支付的各项服务,极大拓展了持卡人的用卡渠道。
(3)悠游全球,礼享世界
境内礼遇:花旗中国借记卡每月推出精彩商户礼遇,让客户的品质生活更添精彩。
全球礼遇:客户还可畅享花旗全球特约商户优惠礼遇。目前参加的国家/地区:中国、俄罗斯、关岛、台湾地区、捷克共和国、新加坡、法国、泰国、澳大利亚、菲律宾、西班牙、越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香港、马来西亚,且此优惠仅适用于接受中国银联卡的商户。
花旗银行中国官网-银行服务-花旗银行借记卡
历史花旗银行经营特点
我十几岁的时候,就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大意是话说有一个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中国老太太攒了一辈子的钱,到了临死前才攒够了买新房的钱,才住上了新房,而美国老太太则先贷款,住进了新房,到死贷款也还完了,她也因此住了一辈子的新房。这个经济故事的寓意很明显,称赞美国老太太的消费行为,嘲笑中国老太太的不识时务,是啊,同样的收入,美国老太太相对于中国老太太来说,多会做人啊,多会懂得享受生活啊。在同样的环境下,只不过是稍稍改变了消费模式,美国老太太就能提前住了一辈子的新房,而中国老太太却是固执己见,在临死前才圆了自己的住房梦,相对于现在的超前消费、透支消费的理念,中国老太太的攒钱消费理念真是太老土了。
当初我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虽然也颇为羡慕美国老太太聪明睿智的消费行为,懂得充分利用别人的钱进行提早消费,可也许是中国人传统的保守理念的影响,总觉得美国老太太的这种超钱消费、高债消费的行为模式,不太符合笔者的胃口,因为其中蕴含的风险比较大,万一经济环境不好,或者是出现个天灾人祸,而出现无法偿还银行贷款的情况,那房子岂不是会被银行强行收回拍卖,要是钱还是不够偿还贷款的话,恐怕银行要逼得笔者砸锅卖铁、倾家荡产了!
因此一事有一其利,难免会有其害,超前消费、高债消费模式虽然能够让人提早获得消费品,但是其中也蕴含了不容忽视的高风险因素。虽然美国老太太提早住进了新房,但是住的不安心,住的有些心惊胆颤,老是担心有个天灾人祸的什么,而中国老太太迟了点住进新房,但是却住的安安稳稳、舒舒服服,根本不会担心哪天会又有张银行的账单来催你还款。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大爆发和进一步蔓延,毫无疑问就是对美国老太太这种超前消费、高债务消费模式的总清算。所谓次级贷款,是指在美国向信用分数低、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人提供的住房贷款。根据有关统计显示,2001年全美25%次级抵押贷款发放给了那些像美国老太太一样的收入证明缺失的借款人,但2006年这个比例已升至45%。更令人惊愕的是,一些贷款机构甚至推出了“零首付”、“零文件”的贷款方式,贷款人可以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仅需声明其收入情况,无需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美国消费文化和美国金融机构对超前消费、高债消费模式的鼓励和纵容,使得很多并没足够收入来偿还贷款的低收入人士,也可以通过次级贷款而购买住房,结果使得美国的次贷危机越吹越大,越演越烈,而华尔街的一系列的金融创新产品更加使得次级贷债务被全球的金融机构大量增持,这也就是意味全球的金融资本都被吸引到美国次贷泡沫的创造过程中,全球投机资金的大量流入使得美国次贷泡沫被吹的更加庞大了。现在没有人能够准确估计出次贷市场以及其金融衍生品究竟涉及到多大规模的资金量,因为它涉及了太多数量的投行、基金公司和银行机构等等,不过有专业人士保守估算会有5—6万亿美元左右的规模。
从2004年开始到2006年的两年之间,美联储的17次大幅度加息行为,终于刺破了这巨大、辉煌一时的次贷泡沫,美国房贷市场逐渐步入了衰退阶段。还款利率的大幅度上升和房价的下跌,使得美国的次贷市场违约率大幅度上升了,而这对美国的次贷市场和大量投资次贷债务的投行和金融机构造成了致命打击,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的破产事件,意味次贷危机由此正式爆发了。从此以后,美国的金融市场就陷入了一连串让人眼花缭乱、震惊诧异、影响重大的动荡事件之中,两家最大的房贷公司房利美、房贷美被美国政府接手了,而贝尔斯登的垮台、美林证券被接管、百年投行雷曼兄弟的破产、全美最大的储蓄及贷款银行——华盛顿互助银行的倒闭及最为著名的花旗银行的岌岌可危的情况,这些事件表明美国的次贷危机正在逐步演变为全面的金融危机,金融海啸正在逐步逼近,一时间之间,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的美国,作为世界的金融中心——华尔街,到处是一片人心惶惶,风声鹤唳的可怜景象。
面对这样的金融灾难,美国老太太终于哭了,因为不仅她的房子要被银行强行收回拍卖出去了,而且还要背负一身的债务要偿还,奋斗了一辈子,可是由于自己的贪婪,由于自己的超前消费,由于自己的高债消费,现在是自酿苦果,到了老年时候依旧是两手空空,一身债务,流离失所,可悲可叹。此时的中国老太太也终于笑了,笑得多么开心,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的钱, 到了派上大用场的时候,房子价格直线下跌,看见美国老太太的房子拍卖价格只有原先的四分之一了,眼睛都笑眯了,下了决定,买了!这美国老太太的房子住的真是舒服啊,中国老太太心里暗自思量。到老年的时候,中国老太太不但舒舒服服、安安心心住上了新房,还因此攒下了一大笔的积蓄,老年日子过的是悠闲舒心。在这两位老太太的一哭一笑之中,我们不仅可以细细琢磨其中的经济学原理,而且也慢慢品尝出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处事方式所带来的不同结果,发人深思
1.花旗银行相关知识介绍
花旗银行简介 文章出处:新元网新闻中心 2003-07-14 17:00 -------------------------------------------------------------------------------- 一、历史背景和发展概况 1812年6月16日, 纽约州特许设立花旗银行, 其英文名称为“City Bank of New York.9月14日,花旗银行在华尔街52号开业,为纽约的一些商户提供服务。
银行总裁是塞缪尔.奥斯古德上校,他曾在独立战争中与乔治.华盛顿并肩作战。 1822年农业火险及贷款公司成立, 这是美国每一家股份制信托公司。
1835年,该公司改名为农业贷款及信托公司,1929 年与花旗银行合并。其后,花旗银行的英文名称为:National City Bank。
1856年,摩西.泰勒担任总裁,任职长达26年。 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
林肯总统恳请纽约各银行为联邦筹款15000万美元。花旗银行以黄金认购了7000万美元。
1865年,花旗银行加入新组建的美国国民银行系统, 英文名称改为:The National City Bank of New York。作为国民银行, 其经营必须符合联邦 *** 对偿付能力及流动资金能力所规定的高标准。
在纽约市,国民银行的法定储备金被视为存款。 1893年,花旗银行就其存款及资产而言, 名列纽约市各银行之首。
1897年,花旗银行在美国银行业率先设立外汇部, 开始从事外汇买卖业务。 1902年,在伦敦、上海、香港、横滨、马尼拉、新加坡及旧金山开设分行, 成为1918 年收购的International Banking Corpation的国际业务网络的核心。
1904年,花旗银行推出旅行支票。 1908年,花旗银行于创立96年后,迁入位于华尔街55 号的前美国海关大楼。
1914年,根据在阿根廷设有分支机构的美国公司的建议, 花旗银行于11月10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设立分行, 成为美国国民银行在该国的第一家分行。 1921年--1928年,1921年12月, 花旗银行成为美国首家按复利计算储蓄账户利息的银行。
1928年5月3日, 花旗银行又向储户推出另一具有创意的业务;无担保个人放款。 1929年,花旗银行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商业银行。
兼并进一步加快了银行的扩展:农业贷款及信托公司成为花旗银行农业信托公司。为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银行在交易广场20号兴建了摩天大楼。
1930年--1936年,尽客处于大萧条时期, 花旗银行仍通过在中国的业务收入维持了股息。 1933年,由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颁布, 花旗银行同其他美资银行一样,也注销了其投资公司。
1935年, 花旗银行为小型企业提供月度支付贷款业务。1936年, 花旗银行在纽约市率先开办无需最低存款要求的支票账户业务。
1939年--1949年,30年代末,花旗急需 23个国家开设了100个办事机构,成为当时最大的国际性银行。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花旗银行在欧洲及亚洲的许多业务被迫停止。
1950年--1955年,随着美国消费者收入的提高, 各种新型的个人银行服务应运而生,银行业开始大规模的发展。 个人支票账户及消费贷款激增。
1955年,花旗银行英文名称更改为The Fist National CityBank of New York。 1956年,花旗银行在商业贷款部安装了首台计算机。
1961年,花旗银行创立 可转让定期存单。 新成立的花旗银行海外投资公司成为该银行境外分支机构的控股公司。
位于公园大道399号的新总部落成。 1968年--1974年,1956 年《美国银行控股公司法》对一家控股公司控制多家银行的作法加以限制。
1968年, 花旗银行成立了针对一家银行的控股公司,使其可以扩展并提供新的金融服务。 其他银行纷纷效仿。
1974年,为更好地适应其全球性业务, 该控股公司更名为花旗集团。同年,花旗集团将浮动利率债券引入美国金融市场。
这一革新已于10年前由花旗银行在欧洲市场推出。 1975年,花旗银行成为在欧洲共同市场9国设有分行的惟一一家美资银行。
1976--1980年,1976年,花旗银行英文名称改为Citi Bank, N.A.。1977年,花旗银行设立花旗卡业务中心,通过便捷而多功能的自动柜员机和花旗卡,使其颇受欢迎的“花旗提供24 小时服务”广告宣传成为现实,一举改变了美国消费者银行业务的面貌。
1981年--1982年,进入80年代, 花旗银行注重发展消费者银行业务。银行在而达科他州及特拉华州开设了分行, 以促进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并收购了大来信用证。
花旗集团在收购了旧金山忠实联邦储蓄及信贷银行后,成为美国最大的银行控股公司。 1984年,约翰.雷德当选为董事长。
1985年,花旗银行将客户的私人计算机与其系统相连, 方便客户直接办理银行业务。 1992年,花旗银行成为美国最大的银行。
它的名称即意味着独具创意的银行业务。花旗集团的分支机构及办事处遍及90多个国家,成为业务覆盖面如此之广的惟一一家国际性银行。
1993年, 花旗银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用卡及消费卡的发卡行和服务行。同年,花旗银行兼并了80年代成立的数家储蓄银行, 贯以统一的名称Citi Bank,FSB。
花旗银行还推出其“风险之窗”管理模式,以国别、行业、产品及客户为重点,从内部评估及管理花旗集团的总体风险。 1994年,花旗银行在俄罗斯开办了第一家外国独资商业银行。
花旗集团恢复支付普通股股息,1991年,这一项业务曾暂时中断。 1995年。
2.花旗集团有哪些经营优势1、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以Citi为商标)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市,为世界上最大的银行及金融机构之一,于1998年由花旗公司及旅行家集团合并而成,并于同期换牌上市。
2、花旗集团的历史由花旗银行的成立为起点,花旗银行是1955年由纽约花旗银行与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合并而成的,合并后改名为纽约第一花旗银行,1962年改为第一花旗银行,1976年3月1日改为现名。 3、花旗集团是美国第一家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共同基金、证券交易等诸多金融服务业务于一身的金融集团。
合并后的花旗集团总资产达7000亿美元,净收入为500亿美元,在100个国家有1亿客户,信用卡发行量约6000万张。 4、花旗集团(Citigroup)是当今世界资产规模最大、利润最多、全球连锁性最高、业务门类最齐全的金融服务集团。
它是由花旗公司与旅行者集团于1998年合并而成、并于同期换牌上市的。换牌上市后,花旗集团运用增发新股集资于股市收购、或定向股权置换等方式进行大规模股权运作与扩张,并对收购的企业进行花旗式战略输出和全球化业务整合。
3.花旗银行的历史及其投资的范围主要是那些花旗银行总部位于美国纽约派克大道399号的花旗银行,是华盛顿街最古老的商业银行之一。
1812年7月16日,华盛顿 *** 的第一任财政总监(missioneroftheU.S.Treasury)塞缪尔.奥斯古德(SamuelOsgood)上校与纽约的一些商人合伙创办了纽约城市银行(CitybankofNewYork)——今日花旗集团的前身。当时,该银行还是一家在纽约州注册的银行。
在创建之初,纽约城市银行主要从事一些与拉丁美洲贸易有关的金融业务。1865年7月17日,按照美国国民银行法,纽约城市银行取得了国民银行的营业执照,更名为纽约国民城市银行(NationalCityBankofNewYork)。
此后,纽约国民城市银行迅速发展成为全美最大的银行之一。
4.美国花旗集团的历史1.花旗银行 花旗银行是1955年由纽约花旗银行与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合并而成 的,合并后改名为纽约第一花旗银行, 1962年改为第一花旗银行,1976年3月1月改为现名。
纽约花旗银行的前身是纽约城市银行(City bank of New York),1812年由斯提耳曼家族创立, 经营与拉丁美洲贸易有关的金融业务。 1865年该行取得国民银行执照,改为纽约花旗银行。
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 排行榜中名列第三十一。该企业在2007年度《 财富 》 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十四。
2. 花旗公司 由于美国银行法对银行与证券业务实行严格的分业管理, 规定商业银行不许购买股票,不允许经营非银行业务, 对分支行的开设也有严格的限制。为了规避法律的限制, 1968年花旗银行走出了公司战略决策的重要一步-- 成立银行控股公司,以其作为花旗银行的母公司。
花旗银行把自己的股票换成其控股公司即花旗公司的股票, 而花旗公司资产的99%是花旗银行的资产。数十年来, 花旗银行一直是花旗公司的“旗舰银行”, 20世纪70年代花旗银行的资产一直占花旗公司资产的95% 以上,80年代以后有所下降,但也在85%左右。
花旗公司共辖13个子公司,提供银行、证券、投资信托、保险、融资租赁等多种金融服务(按照当时法律要求, 非银行金融业务所占比例很小)。通过这一发展战略, 花旗公司走上了多元化金融服务的道路, 并在1984年成为美国最大的单一银行控股公司。
3.花旗集团 1998年4月6日,花旗公司与旅行者集团宣布合并, 合并组成的新公司称为“花旗集团”, 其商标为旅行者集团的红雨伞和花旗集团的兰色字标。 旅行者集团前身旅行者人身及事故保险公司(The Travelers Life and Accident Insurance pany)成立于1864年,一直以经营保险业为主, 在收购了美邦经纪公司(Smith Barney)后,其经营范围扩大到证券经纪、投资金融服务领域。
1997年底又以90亿美元的价格兼并了美国著名的投资银行所罗 门兄弟公司,成立了所罗门·美邦投资公司, 该公司已居美国投资银行的第二位。 花旗公司与旅行者集团合并组成的花旗集团, 成为美国第一家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共同基金、证券交易等诸多金融服务业务于一身的金融集团。
合并后的花旗集团总资产达7000亿美元, 净收入为500亿美元,在100个国家有1亿客户, 拥有6000万张信用卡的消费客户。 从而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全能金融集团之一。
5.花旗银行的发展在花旗的历史上,有三个重要的名字:花旗银行(Citibank)、花旗公司(Citicorp)和花旗集团(Citigroup),它代表着花旗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花旗银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12年,是一家服务于纽约商人的金融机构。花旗银行的总部设在华尔街,到了19世纪末,已在美国的其他州和海外开设分行。
同时花旗银行也是第一个成立国际部的美国银行,在1904年第一个推出旅行者支票。1902年起,花旗银行开始了向海外拓展,先后分别在新加坡、英国、中国、香港、日本、菲律宾和印度开设分行(这时花旗在美国不可跨州开展业务,却跨国开设分行)。
花旗银行是1955年由纽约花旗银行与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合并而成的,合并后改名为纽约第一花旗银行,1962年改为第一花旗银行,1976年3月1日改为现名。纽约花旗银行的前身是纽约城市银行(City bank of New York),1812年由斯提耳曼家族创立,经营与拉丁美洲贸易有关的金融业务。
1865年该行取得美国 *** 第29号特许状,国民银行执照,改为花旗银行。该名称当时没有叫起来,同时有混用现象。
但美国花旗银行,纽约城市银行,纽约第一城市银行,美国花旗公司,国际银行,万国宝通银行都属于花旗银行。19世纪末20世纪初,斯提耳曼家族和洛克菲勒家族牢牢地控制了该行,将它作为美孚石油系统的金融调度中心。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以后,纽约花旗银行脱离了洛克菲勒财团,自成系统。当时,由于业务每况愈下,曾一度依附于摩根公司。
到了40年代,纽约花旗银行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机,大力恢复和扩充业务。战后,纽约花旗银行业务不断扩展。
50年代,美国爆发了大规模的企业兼并浪潮,纽约花旗银行在竞争中壮大起来,于1955年兼并了摩根财团的第二大银行--纽约第一国民银行,随后更名为第一花旗银行,此时该行资产急剧扩大,实力增强,地位迅速上升,成为当时美国第三大银行,资产规模仅次于美洲银行和大通曼哈顿银行。花旗公司由于美国银行法对银行与证券业务实行严格的分业管理,规定商业银行不许购买股票,不允许经营非银行业务,对分支行的开设也有严格的限制。
为了规避法律的限制,1968年花旗银行走出了公司战略决策的重要一步-成立银行控股公司,以其作为花旗银行的母公司。花旗银行把自己的股票换成其控股公司即花旗公司的股票,而花旗公司资产的99%是花旗银行的资产。
数十年来,花旗银行一直是花旗公司的“旗舰银行”,20世纪70年代花旗银行的资产一直占花旗公司资产的95%以上,80年代以后有所下降,但也在85%左右。花旗公司共辖13个子公司,提供银行、证券、投资信托、保险、融资租赁等多种金融服务(按照当时法律要求,非银行金融业务所占比例很小)。
通过这一发展战略,花旗公司走上了多元化金融服务的道路,并在1984年成为美国最大的单一银行控股公司。花旗集团1998年4月6日,花旗公司与旅行者集团宣布合并,合并组成的新公司称为“花旗集团”,其商标为旅行者集团的红雨伞和花旗集团的蓝色字标。
旅行者集团前身旅行者人身及事故保险公司(The Travelers Life and Accident Insurance pany)成立于1864年,一直以经营保险业为主,在收购了美邦经纪公司(Smith Barney)后,其经营范围扩大到证券经纪、投资金融服务领域。1997年底又以90亿美元的价格兼并了美国著名的投资银行所罗门兄弟公司,成立了所罗门·美邦投资公司,该公司已居美国投资银行的第二位。
花旗公司与旅行者集团合并组成的花旗集团,成为美国第一家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共同基金、证券交易等诸多金融服务业务于一身的金融集团。合并后的花旗集团总资产达7000亿美元,净收入为500亿美元,在100个国家有1亿客户,拥有6000万张信用卡的消费客户。
从而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全能金融集团之一。花旗银行总部位于美国纽约派克大道399号的花旗银行,是华尔街街最古老的商业银行之一。
1812年7月16日,华盛顿 *** 的第一任财政总监(missioner of the U.S. Treasury )塞缪尔.奥斯古德(Samuel Osgood)上校与纽约的一些商人合伙创办了纽约城市银行(City bank of New York)——今日花旗集团的前身。当时,该银行还是一家在纽约州注册的银行。
在创建之初,纽约城市银行主要从事一些与拉丁美洲贸易有关的金融业务。1865年7月17日,按照美国国民银行法,纽约城市银行取得了国民银行的营业执照,更名为纽约国民城市银行(National City Bank of New York)。
此后,纽约国民城市银行迅速发展成为全美最大的银行之一。20世纪初,纽约国民银行开始积极发展海外业务,1902年,该行在伦敦开设了它的第一家国外分行,到1915年持有万国宝通银行之前,纽约国民城市银行已在拉美、远东及欧洲建立了37家分支机构(Muro,1984,p.47)。
万国宝通银行成立于1901年,当时主要是为了发展对中国及菲律宾的贸易,次年它在上海成立了美国在华的第一家银行分行,不久又相继在远东其他地区设立海外分行32家。通过兼并万国宝通银行,纽约城市银行的海外分支网络扩大了近一倍。
到1939年,花旗银行(1927年以后,纽。
6.美国花旗集团的历史1.花旗银行 花旗银行是1955年由纽约花旗银行与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合并而成 的,合并后改名为纽约第一花旗银行, 1962年改为第一花旗银行,1976年3月1月改为现名。
纽约花旗银行的前身是纽约城市银行(City bank of New York),1812年由斯提耳曼家族创立, 经营与拉丁美洲贸易有关的金融业务。 1865年该行取得国民银行执照,改为纽约花旗银行。
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 排行榜中名列第三十一。该企业在2007年度《 财富 》 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十四。
2. 花旗公司 由于美国银行法对银行与证券业务实行严格的分业管理, 规定商业银行不许购买股票,不允许经营非银行业务, 对分支行的开设也有严格的限制。为了规避法律的限制, 1968年花旗银行走出了公司战略决策的重要一步-- 成立银行控股公司,以其作为花旗银行的母公司。
花旗银行把自己的股票换成其控股公司即花旗公司的股票, 而花旗公司资产的99%是花旗银行的资产。数十年来, 花旗银行一直是花旗公司的“旗舰银行”, 20世纪70年代花旗银行的资产一直占花旗公司资产的95% 以上,80年代以后有所下降,但也在85%左右。
花旗公司共辖13个子公司,提供银行、证券、投资信托、保险、融资租赁等多种金融服务(按照当时法律要求, 非银行金融业务所占比例很小)。通过这一发展战略, 花旗公司走上了多元化金融服务的道路, 并在1984年成为美国最大的单一银行控股公司。
3.花旗集团 1998年4月6日,花旗公司与旅行者集团宣布合并, 合并组成的新公司称为“花旗集团”, 其商标为旅行者集团的红雨伞和花旗集团的兰色字标。 旅行者集团前身旅行者人身及事故保险公司(The Travelers Life and Accident Insurance pany)成立于1864年,一直以经营保险业为主, 在收购了美邦经纪公司(Smith Barney)后,其经营范围扩大到证券经纪、投资金融服务领域。
1997年底又以90亿美元的价格兼并了美国著名的投资银行所罗 门兄弟公司,成立了所罗门·美邦投资公司, 该公司已居美国投资银行的第二位。 花旗公司与旅行者集团合并组成的花旗集团, 成为美国第一家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共同基金、证券交易等诸多金融服务业务于一身的金融集团。
合并后的花旗集团总资产达7000亿美元, 净收入为500亿美元,在100个国家有1亿客户, 拥有6000万张信用卡的消费客户。 从而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全能金融集团之一。
7.求美国花旗银行的简介一、历史背景和发展概况 1812年6月16日, 纽约州特许设立花旗银行, 其英文名称为“City Bank of New York.9月14日,花旗银行在华尔街52号开业,为纽约的一些商户提供服务。
银行总裁是塞缪尔.奥斯古德上校,他曾在独立战争中与乔治.华盛顿并肩作战。 1822年农业火险及贷款公司成立, 这是美国每一家股份制信托公司。
1835年,该公司改名为农业贷款及信托公司,1929 年与花旗银行合并。其后,花旗银行的英文名称为:National City Bank。
1856年,摩西.泰勒担任总裁,任职长达26年。 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
林肯总统恳请纽约各银行为联邦筹款15000万美元。花旗银行以黄金认购了7000万美元。
1865年,花旗银行加入新组建的美国国民银行系统, 英文名称改为:The National City Bank of New York。作为国民银行, 其经营必须符合联邦 *** 对偿付能力及流动资金能力所规定的高标准。
在纽约市,国民银行的法定储备金被视为存款。 1893年,花旗银行就其存款及资产而言, 名列纽约市各银行之首。
1897年,花旗银行在美国银行业率先设立外汇部, 开始从事外汇买卖业务。 1902年,在伦敦、上海、香港、横滨、马尼拉、新加坡及旧金山开设分行, 成为1918 年收购的International Banking Corpation的国际业务网络的核心。
1904年,花旗银行推出旅行支票。 1908年,花旗银行于创立96年后,迁入位于华尔街55 号的前美国海关大楼。
1914年,根据在阿根廷设有分支机构的美国公司的建议, 花旗银行于11月10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设立分行, 成为美国国民银行在该国的第一家分行。 1921年--1928年,1921年12月, 花旗银行成为美国首家按复利计算储蓄账户利息的银行。
1928年5月3日, 花旗银行又向储户推出另一具有创意的业务;无担保个人放款。 1929年,花旗银行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商业银行。
兼并进一步加快了银行的扩展:农业贷款及信托公司成为花旗银行农业信托公司。为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银行在交易广场20号兴建了摩天大楼。
1930年--1936年,尽客处于大萧条时期, 花旗银行仍通过在中国的业务收入维持了股息。 1933年,由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颁布, 花旗银行同其他美资银行一样,也注销了其投资公司。
1935年, 花旗银行为小型企业提供月度支付贷款业务。1936年, 花旗银行在纽约市率先开办无需最低存款要求的支票账户业务。
1939年--1949年,30年代末,花旗急需 23个国家开设了100个办事机构,成为当时最大的国际性银行。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花旗银行在欧洲及亚洲的许多业务被迫停止。
1950年--1955年,随着美国消费者收入的提高, 各种新型的个人银行服务应运而生,银行业开始大规模的发展。 个人支票账户及消费贷款激增。
1955年,花旗银行英文名称更改为The Fist National CityBank of New York。 1956年,花旗银行在商业贷款部安装了首台计算机。
1961年,花旗银行创立 可转让定期存单。 新成立的花旗银行海外投资公司成为该银行境外分支机构的控股公司。
位于公园大道399号的新总部落成。 1968年--1974年,1956 年《美国银行控股公司法》对一家控股公司控制多家银行的作法加以限制。
1968年, 花旗银行成立了针对一家银行的控股公司,使其可以扩展并提供新的金融服务。 其他银行纷纷效仿。
1974年,为更好地适应其全球性业务, 该控股公司更名为花旗集团。同年,花旗集团将浮动利率债券引入美国金融市场。
这一革新已于10年前由花旗银行在欧洲市场推出。 1975年,花旗银行成为在欧洲共同市场9国设有分行的惟一一家美资银行。
1976--1980年,1976年,花旗银行英文名称改为Citi Bank, N.A.。1977年,花旗银行设立花旗卡业务中心,通过便捷而多功能的自动柜员机和花旗卡,使其颇受欢迎的“花旗提供24 小时服务”广告宣传成为现实,一举改变了美国消费者银行业务的面貌。
1981年--1982年,进入80年代, 花旗银行注重发展消费者银行业务。银行在而达科他州及特拉华州开设了分行, 以促进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并收购了大来信用证。
花旗集团在收购了旧金山忠实联邦储蓄及信贷银行后,成为美国最大的银行控股公司。 1984年,约翰.雷德当选为董事长。
1985年,花旗银行将客户的私人计算机与其系统相连, 方便客户直接办理银行业务。 1992年,花旗银行成为美国最大的银行。
它的名称即意味着独具创意的银行业务。花旗集团的分支机构及办事处遍及90多个国家,成为业务覆盖面如此之广的惟一一家国际性银行。
1993年, 花旗银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用卡及消费卡的发卡行和服务行。同年,花旗银行兼并了80年代成立的数家储蓄银行, 贯以统一的名称Citi Bank,FSB。
花旗银行还推出其“风险之窗”管理模式,以国别、行业、产品及客户为重点,从内部评估及管理花旗集团的总体风险。 1994年,花旗银行在俄罗斯开办了第一家外国独资商业银行。
花旗集团恢复支付普通股股息,1991年,这一项业务曾暂时中断。 1995年,花旗银行庆祝其开办消费者银行业务20周年。
当时, 银行推出这项业务旨在全球范围内为消费者提供银行服务, 与消费者建立纽带关系。
本文来自作者[春雁]投稿,不代表巨商报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91zxpc.com/zx/3537.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巨商报的签约作者“春雁”
本文概览:花旗银行在中国可以办理个人储蓄卡(借记卡),没有什么特别的限制条件。花旗中国借记卡境外取款免手续费,无论现金领取、账户查询、消费购物还是海外留学和境外刷卡,花旗银行借记卡为客户...
文章不错《花旗银行在中国可以办理个人储蓄卡吗?》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