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2、原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注释
①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②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4、简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 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 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 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 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 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慈母手中线”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这句诗直接描绘了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孩子赶制新衣的情景,通过母亲手中的线,将母爱的深沉与细腻展现得淋漓尽致。“慈母”二字直接点明了诗中主人公的身份——一位充满慈爱的母亲。在古代社会,母亲往往承担着抚养和教育子女的重任,她们用无私的爱和关怀,为子女撑起一片天。而“手中线”则进一步具象化了母亲的付出,手中的线不仅是缝制衣物的工具,更是母亲对子女的牵挂和思念的象征。这句诗中的“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凸显出母子之间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了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这种担忧和牵挂,正是母爱的体现。
《游子吟》的全文如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本文来自作者[语芙]投稿,不代表巨商报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91zxpc.com/zx/3448.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巨商报的签约作者“语芙”
本文概览:1、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2、原文慈母手中线...
文章不错《慈母手中线的全诗和注释?》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