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广电总部推荐的数十部日漫”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广电总部推荐的数十部日漫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首先在此声明,并非想要引战,只是希望能够有个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也希望各位能够更加理性的看待一些问题,也希望未来广电和文化部能做出一些改变吧。
我呢,是一名大学生,平日里学习之余,喜欢看书,看动漫,玩游戏调节一下自己的生活节奏,算是个忠实的漫迷。现在在这里,只希望用自己所知道的,所学习的知识,和大家讨论,分析一下,关于广电总局与文化部联手查处禁播日漫这件事的始末,以及背后的深层原因和后果,也算是声援一下。
最早是由我的室友告诉我这个令我诧异的消息,因为最近正忙着准备一堆职称证书的考试,没想到广电总局又开始下黑手了。
当时看到这消息,平时少言少语,算得上冷静的我都平静不下来了,再仔细一看,尼玛都禁的什么东西,灌篮高手?名侦探柯南?火影忍者?海贼王?死神?Clannad?心理测量者?fate stay night?还有最近正火的东京食尸鬼?寄生兽?刀剑神域?当然也有不少消息说是假的,让我暂时缓了口气,不过一查确实很多动漫都没了……
气愤了一段时间,然后赶紧把没看完的先下载好~然后再一搜,果然有不少动漫已经搜不到了,哎。
和几个室友,以前的同学都讨论了下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总结出来就一句话,广电总局和文化部是真的准备不让我们活下去了,并且,广电总局是准备让中国互联网经济经历一次大的地震。
广电总局为什么没有任何消息就开始查处日漫?凡事总有自己的理由,这件事也不会例外。于是我上网搜索了关于这件事的许多评论与看法进行参考与总结,并且,按照我自己认为正确的总结与分析了一下。如有疑问和不足之处,欢迎相互探讨。
(以下大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与个人想法的结合,另外,最好请把我说的话看完,不然理解可能有偏差)
首先,我们应当了解一下广电总局的地位,为什么广电总局对于各家经营互联网电视的网站,公司具有管制权?因为他们手里捏着他们的互联网视听牌照,如果他们不按照广电总局的要求运营,那么广电总局可以让他们消失在互联网上,对于各大视频网站来说,弃车保帅也是无奈之举。很久之前其实广电就已经开始对这些影视网站与企业下黑手了,不允许直播和回放电视节目、不允许播放美剧,这些先前广电总局对OTT终端的限制政策已经让互联网电视可看的内容十分有限,最近,又再次加大了对于日漫的查处,可以看到,广电总局正努力互联网电视这个概念从一个积极发展的概念打回原形。
其次,我们应当考虑,一次又一次,几乎不断的禁令,对于广电总局来说,究竟代表着什么?有什么利益?
请看到这里的朋友思考一个问题,在现在,拥有如此发达的互联网的情况下,你是不是停留在电视机前的时间越来越少了?相信大部分人的答案应当是,是。那么问题来了,这就牵涉和影响到了广电总局与文化部的利益了。
首先让我们解剖一下广电总局与文化部的监管范围与盈利构成。广电总局旗下的直属单位有各级电视台、电视网络公司,以及大量的**、电视剧、广播产业相关机构。
然而,在互联网如此快速发展的今天,广电总局已经快要站不住了。最初,广电总局和电信行业各建一套网络,各行其道、互不干涉。不过,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大家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搬上PC、PAD、手机屏幕,更丰富的视频资源、更便捷的交互方式让不少用户离开了电视机,成为了电信运营商的客户。优酷土豆、搜狐视频、爱奇艺、乐视网等视频网站,它们的大部分内容都来自广电体系,但承载这些海量视频业务的网络设施却是电信运营商的宽带网络。而广电体系,已经几乎没有能力让我们守在电视机前了。
依照这个趋势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会选择互联网影视。最终的结果大家可以想象,广电规模庞大的有线电视网络会变得毫无用处,无法掌握通道和终端更会让广电体系被逐渐蚕食。
按照搜索到的数据显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2013年的营业收入分别高达6302亿、2950亿、3216亿元人民币,而2013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总收入才达到3734.88亿元。它们加起来,广电如何能够拼得过?按照经济学的原理,让电视这个板块,处在一个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广电溃败绝对是毫无疑问的。
所以,广电需要时间进行转型,使其自身能够有能力加入到这一竞争行列中来。相对于这些互联网影视网站,企业来说,广电总局具有一项天然优势,那就是,它算得上影视这一块的有关部门!!!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广电总局的禁令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与民众的需求背离,越来越可笑的理由,因为,广电总局已经快要撑不住了,而政府给予它们的权力,则成了他们最后的有效手段。广电总局可以通过政策,来限制互联网影视的发展,然而最终,受害的只有我们广大基层人民群众,能够看到的东西越来越少。天天用手撕鬼子,不能成功的所谓早恋等等电视剧下菜,我们也是很醉的。
所以,事实证明,延缓互联网电视行业的发展速度,其实是广电保护自身渠道的无奈之举。
撇开便利性不谈,广电的另一个问题出在广告与内容。电视台从影视制作公司购买内容,通过版权分销和广告获得收入,这是广电体系的传统收入。当然,愈演愈烈的广告插播电视的做法也越来越使得观众有所不满,这也是潜在的广电体系被抛弃的一个原因。广告的盈利模式,很早被各大视频网站所效仿,并且做的更好。相比于电视上长达几分钟,还经常打断你收看节目的广告,区区75秒的插播广告算什么?虽然也很烦就是了。
可以说,互联网电视的发展,真正让广电总局一方和互联网影视企业站到了对立方。并且,由于受体制束缚已久,广电根本无法与视频网站正面竞争。
广电总局一直想通过七大牌照方来控制整个OTT行业,但事实并没有按照预期发展。不少牌照方为了利益,对终端厂商的做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广电总局日益陷入到了被动境地。所以,整治OTT行业,广电总局选择了先从牌照方入手。通过牌照制度严控OTT行业,广电想保证自己在互联网电视行业的主导权,而互联网企业,只能沦为内容提供商参与分成。至于互联网企业如何应对,会不会接受这种从属关系,则还要看未来双方的来回博弈。双方的博弈,也直接影响到了我们的利益,譬如,我们能否再看到完整的日漫,而无力的我只能在这里写写文章,默默地抗议,然后成为政策壁垒下的牺牲品。
另外,再来谈谈以一个学生的视角,从政治和其它方面的考虑,对于广电总局这一做法的想法。
第一, 权力的傲慢。前段时间召开了两会,总理有谈到关于有权不可任性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广电总局迄今为止的做法,是否得到过我们广大人民的同意?所谓的举报群众究竟在何方?广电总局的做法是否符合他们给出的理由?网上骂声一片,为何从来不见广电总局在意?查处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其实结论只有一个,因为我们只是普通百姓,没有能力参加这场博弈,我们的话语从来不具备效力,我们从来只是被陌生人代表而已,我们只是随波逐流的芦苇而已,只能逆来顺受。之前的柴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封就封,当时那几天有多少人看到了这个视频,并且讨论着,引起了多大的轰动?而到现在,关于封停,也什么说法都没有,而我们,只能干瞪眼,而那位泄密的员工也默默地被开除,一个人走进了黑暗。
第二, 市场的发展。就如同之前所说的那样,广电总局正在依靠自身的政治优势拖缓我们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广电总局是否考虑过这么做的后果? 在这个90后大部分是看日漫长大的年代,在目前大部分90后享受着英剧,美剧,以及日漫的时代,广电总局毫无缘故的查处它们,真的不用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感受么?在这个劳动市场的主要劳动力渐渐向90后过度的年代,一刀切掉不少人的精神支柱,真的不用担心潜在的社会震荡问题么?另外,如果以后的孩子们只会看喜羊羊,只知道光头强,只知道手撕鬼子……这世界太可怕了,只希望这些是我的假想而已。
第三, 经济的震荡。广电总局这些禁令,最直接的受害对象,应当是这些互联网影视企业,和中国内地的不少文化传媒企业,而他们,在今天,是我们新兴经济,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广电总局真的了解英剧,美剧,动漫这些板块对于一个互联网影视企业的重要性么?这一禁令最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网站流量的大幅度衰退,造成的这些企业的直接利益损失,那么,这些损失的利益谁来补偿?甚至如果这种影响不断的发酵,甚至可能通过股市,通过各行各业牵连到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我认为,如果一直这样发展下去,任由政策壁垒阻挡它们的发展,这并不是一个玩笑。那么这些企业是否最终会走出中国?到那时候又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第四, 国漫的发展。众所周知,国漫在日漫的打压下根本抬不起头来,因为日漫面向的阶层更广,更成熟,思想更加开放,而我们这里,只能哼着喜羊羊,看着光头强,固然也有好的作品,但实在是少数。广电的政策限制,是使国漫能够发展的一个缓冲,但是,一味的查处禁播能有什么用?在现在这个全球化的竞争市场下,质量不行,总会被淘汰, 与其整天围追堵截,不如好好自我提升。就我所知,甚至已经有动漫公司走到了日本,参与了日本的动漫制作,这证明了,国内并非没有能力做出一部好的动漫,那么,为什么他们不在国内制作出一部好的动漫呢?
第五, 教育的失败。又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日漫经常被一些人用来攻击,说是它们的影响导致现在大部分学生不好好学习,并且经常出现很多**,暴力行为。那么,我就再问一句,看喜羊羊导致的熊孩子烧人事件,看光头强导致的小孩自残,算什么?如果都是动漫的责任,那么要老师和家长有什么用处?动漫不是只能用来掩饰自己教育的失败的借口。心理测量者之类的作品,虽然有黑暗的一面,老虚的剧本也没办法,但是揭示黑暗并不是封禁的理由,揭示黑暗的作品并没有问题,可怕的是家长和老师的引导是怎么样的。
我作为一个学生,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发言,我认为,禁播查处一些片子确实是有必要的,因为这种片子非常的空洞,什么都没有,带来的影响确实恶劣,例如目前的世界十大禁片,就是这一类型的片子,只能带来伤害和恶意,如果禁播这样的片子,我完全支持,毫无异议。然而,这次的禁播似乎毫无道理可言,灌篮高手,数码宝贝,火影忍者是多少人的童年?灌篮高手,Clannad之类的正能量都不放过?总不见得禁播就能够社会完全和谐,天下太平了吧?当然也有听说过是因为版权问题的暂时下架,如果是这样,那么我表示支持正版,我也曾经攒过零花钱~\(≥▽≤)/~去音像店买过正版碟片看,从淘宝淘正版的蓝光碟收藏。然而如果这只是内部博弈的一个幌子,那么大部分人根本就无法接受。
我们不是变态,暴力,色情狂,我们不是没有分辨能力的小孩,不是看完一部关于讲述犯罪的动漫就变成杀人犯的人,这些危害社会的人毕竟只是少数。不管是日漫也好,甚至是饱受禁令摧残的英剧美剧也好,我们只是希望能够欣赏到好的作品,一个完全没有内涵,只有**暴力的片子,根本在市场上就站不住脚,能够火一时,走不了多远。如果广电总局是希望能够保护国内的文化,那么请尽快将十八禁这个概念定下来,这也是一种很好的保护措施不是么?另外,我们更希望在你们的领导下能够拍出超过日漫的好作品,到时候我们一定支持。在目前的市场竞争下,影视作品质量才是王道。我们能理解广电总局的部分做法,不过也希望广电总局能够体谅一下我们广大漫迷的心情吧,如果只能够用手撕鬼子,边城汉子,不可能早恋,一片羊光的世界来搪塞我们,那我们也只能默默地关掉电视,在网络上继续默默地呵呵了。
文笔不堪,请多谅解。如有谬误,将就一下,欢迎讨论,感谢观看!!
如何看待那些年,广电总局封禁过的电视剧
为什么很多人看不起搞韩娱的粉丝,这是因为韩国的这些偶像都不是真心喜欢中国粉丝,她们来中国纯粹是为了赚中国人的钱。
所以韩娱粉丝很愚蠢,追捧一个根本不爱中国粉丝的偶像,所以被很多人的看不起,请采纳吧。
》》》》》》》》》》导读
2015年以来,网上便疯传广电新禁令里有一条是“建国后动物不准成精”。这虽然像一次误传或谣言,然而,中国电视剧十多年走来,的确每一步都处在 广电总局 的调控之下。并且,从2002年至今,每一次中国电视剧市场、内容以及营销手段进行变化的背后,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一两纸广电禁令的影响。2015年,“一剧两星”时代正式开启,电视剧市场的养成记也翻开了新的一章。
》》》》》》》》》》2002年停播《流星花园》
据说,这部剧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爱情观,而被停播的原因是由于剧中接吻、打架、拉帮结派等场景对青少年影响不好。但已然播出六集之后忽然砍剧,事后又拒绝回应, 广电总局 当年的态度引起了一片猜测之声。但这争议之声无疑让《流星花园》以及“校园偶像剧”的概念在2002年深入人心。因此,在2003年,大陆也出现了一批以《流星花园》为蓝本的校园偶像剧,青春校园剧开始大批量地进入大陆电视剧市场。
《红苹果乐园》以及《星梦缘》,几乎由同班人马出演,是2003年最具代表性的青春偶像剧。从剧情以及人物架构里能明显看出对台湾偶像剧的模仿——包括发型。
2004年的《蒲公英》虽然是都市题材偶像剧,但演员选择上仍然选择了年轻演员,造型帅气。当时的主演胡歌和袁弘,都是还在读大二的学生。
》》》》》》》》》》2005年:黄金时间不得播放“凶杀暴力涉案剧”
2003年至2004年是涉案剧在中国电视荧屏上最红火的一段时间,这时的涉案剧占全年剧集的30%,在这一阶段,涉案剧完成了两大飞跃和挑战:一是将心理悬疑引入案件;二是在刻画反派人物上不再脸谱化,而呈现出丰富的人性色彩。《重案六组》、《生死卧底》、《 公安 局长》等收视率极高的涉案剧都是出现在这段时间。
然而,很多剧为了猎奇,会大篇幅的展示犯罪细节、犯罪的详细过程。另外,当时中国的刑侦剧盲目模仿好莱坞的警匪片,以至于“吸收”有些过头。只要社会上出现大案、要案、重案,很多制作单位便会蜂拥而上,争抢拍摄权,因此 公安 剧模式化、雷同化成为了通病。直到2011年2月,各影视制作单位递交的立项申请中,涉案题材都没有得到批准。2011年1月和3月总计也只批准了6部涉案剧。而在2010年,一年内国家 广电总局 总计批准了30部涉案剧,这和其他题材的电视剧相比,是所占比例最少的。但这仅批准的30部涉案剧,直到今天,依然是一部都没有播出。
《重案六组》和《 公安 局长》几乎为整整一代90后塑造了最初的人民警察的形象。
》》》》》》》》》》2006年:关于限制古装剧的有关通知
2006年是广电第一个“限令大年”,从综艺到电视剧到动画片,都出台了相关的限令。其中影响至今的就是对古装剧播放数量的限制。从2004年到2005年,古装剧每年播出将近70部,但在2006年的限令下发后,古装剧的份额缩减严重,原本有着“老大”地位的涉案剧、古装剧让位于小打小闹的家庭情感伦理剧红火了起来。这类剧集虽然探讨婚姻情感的社会问题,但由于制作量的膨胀,剧情所叙述的情节越来越复杂离奇,一段时间内荧屏上“第三者”泛滥, 男人 个个朝三暮四,受到有关部门的警告。同时,情感剧的另一个分支苦情戏,如《哑巴新娘》、《百万新娘》等,以其催泪效应和励志效果,吸引了大批妇女观众,不少制片方看到了“钱景”使之成为一段时间内的热门题材。
《百万新娘》、《中国式离婚》。一种是年轻人哭哭啼啼,另一种是老年人幽幽怨怨。
》》》》》》》》》》2009年:地方卫视黄金时段只能播出国庆献礼剧
在“建国60周年”的大背景下,电视剧的创作空间被挤压的几乎只剩主旋律。但正是在这种相对狭小的创作空间里, 电视台 无法凭借黄金时段的天生优势吸引受众,只好在剧作和营销上猛下功夫,这反而使2009年成为了中国电视剧史上可圈可点的一年。在电视剧的制播产业链上,“播出”得到了异乎寻常的重视,为了让献礼剧成为主旋律、收视率和娱乐性并重的作品,让人们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如何 宣传 主旋律电视剧变得异常重要,以往被忽视的电视剧 宣传 日益被重视,电视剧也迎来了“立体营销”的时代。
此外,自制剧也在2009年变得红红火火,开年的《丑女无敌》让观众体验了一把审丑的快感,年中《一起来看流星雨》一道霹雳雷翻了一片观众,却炸红了一 票 小演员。2009年,电视剧的竞争胜出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有能引起人们广泛 关注 的“话题性”。
《潜伏》、《我的团长我的团》这两部虽然是主旋律剧作,但直到今天都被拿来当做电视剧正面教材。
《一起来看流星雨》、《丑女无敌》。不管称不称得上雷剧始祖,它们都是“话题营销”的成功典范。
》》》》》》》》》》2011年:限娱令 + 限广令
10月, 广电总局 发布 《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俗称“限娱令”),《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的通知》(俗称“限广令”)并从2012年1月1日禁止 宫斗 戏、涉案剧、穿越剧在上星频道黄金档(19:00-21:00)播出。
“限娱令”对节目形态雷同、数量泛滥的七类型节目实行播出总量和播出时间的控制。要求每晚19:30-22:00,全国包括央视一套在内的34家上星频道这七类节目数量不超过9档;每家卫视则不能超过2档;每天黄金档播出这7类节目时长不超过90分钟。
这可谓是总局2011年颁布的指令中,影响最大的一个。“限娱令”的消息从7月开始传出,到11月正式颁布,其中经历了近5个月的时间。“限娱令”后,对综艺节目兴盛的卫视,如湖南、江苏、东方、浙江等影响较大。湖南卫视的对策是从2012年1月开始,仅在黄金档保留了《快乐大本营》和《天天向上》两档综艺节目,但均压缩到90分钟。
“限娱令”中对黄金档娱乐节目的限制恰好可以给电视剧让位,于是,卫视间的新一轮电视剧大战拉开帷幕。更何况,在综艺节目被限制的同时,各卫视必须更加倚重电视剧来获得收视和广告,湖南卫视试水周播剧,浙江卫视加大对自制剧、定制剧的投入,卫视进入一个“剧时代”,这也同时引发了各家卫视争夺“独播剧”的大战。
《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在“限娱令”的重压下,湖南台的两个招牌综艺除了让步,更需要不断创新。
》》》》》》》》》》2012:年六项要求
这一年8月, 广电总局 对电视剧创作提出六项要求:革命历史题材要敌我分明;不能无限制放大家庭矛盾;古装历史剧不能捏造戏说;商战剧需要注意价值导向;翻拍克隆境外剧不能播出;不提倡网络小说改编,网游不能改拍。
《向着炮火前进》、《丈母娘来了》。帅哥超越历史和物理极限打鬼子,或者家长里短的事情吵上45分钟,你想看哪个?
》》》》》》》》》》2014年4月:一剧两星
从“一剧四星”到“一剧两星”,无疑对于整个电视行业来说是深水炸弹,总局的本意是为了进一步均衡卫视频道节目构成,丰富电视剧荧屏,即“多播多消化”,让更多好剧跟大家见面。同时缓解交易中的投机心态。买同一部剧的人少了, 电视台 在选剧时会更加慎重,会使烂剧难以生存,从而提升优质剧的占有率。
愿望很美好,现实很骨感。这一限令的后果,首当其冲的是年末的电视荧屏格外拥挤。当一部剧只能卖给两个 电视台 时,首先, 电视台 的购买成本增加,风险也将大大增加,这意味着 电视台 将会更加挑剔,电视剧制作方会将作品更加精雕细琢,“雷剧”、“神剧”的情况将大大减小。这样一来也将减少制作方出售电视剧版权的收入,是制作方不得不压缩成本,而其中占比超过50%的演员价格无疑首当其冲。因此演员阵容方面,一线演员搭配新人会成为主要模式。“一剧两星”让不少制片方放缓了拍剧的脚步,理性思考;它对电视剧产业的演、制、播体系来说,都是一次提升和淬火的过程。
《琅琊榜》对战《 花千骨 》,曾经的“景兄弟”和“白豆腐”如今分庭抗礼。“一剧两星”之下,这两部未播先火的作品能不能获得预期的收视与回报,对其他剧作来说,将会是一个极好的风向标。
》》》》》》》》》》2014年9月 互联网 禁播未登记境外剧
9月, 广电总局 发布 禁令:将于2015年4月1日起禁播未登记境外剧。要求用于 互联网 等网络传播的境外影视剧,必须依法取得《**片公映许可证》或《电视剧发行许可证》,且播出内容健康、弘扬真善美否则一律不得上网播放。
这条限令,广电终于把目光投向了趁着电视市场疲软而蹦跶正欢的 互联网 。这一限制一出台就引起了至今为止最大的争议。这样一纸文件首先导致海外剧将延迟半年进入中国。其次,“播出内容健康、弘扬真善美”这样一个标准对画面题材越发重口限制级的《汉尼拔》、《权利的游戏》或者《美国 恐怖 故事》等剧集来说无异于一个闭门羹。虽然广电已经出来解释“美剧禁令”是误读,已有美剧拿到播放许可证等等,但不到2015年4月2日,观众们都还不能确定经过 审查 以后,广电留给境外剧的空间还剩多少。对于境外剧发烧友来说,目前都只能抱着且看且珍惜的态度。
关于“广电总部推荐的数十部日漫”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剑宏娟]投稿,不代表巨商报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91zxpc.com/zx/310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巨商报的签约作者“剑宏娟”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广电总部推荐的数十部日漫”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广电总部推荐的数十部日漫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首...
文章不错《广电总部推荐的数十部日漫》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