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
211翻译硕士英语
不指定参考书目
357英语翻译基础
《实用英汉翻译教程》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申雨平等编
《汉译英教程》 东华大学出版社 司显柱
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不指定参考书目
北京师范大学
“翻译硕士英语”、“英语翻译基础”、“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试参考书单:
(1)庄绎传,《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张汉熙,《高级英语》(修订本)第1、2册。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4)张卫平,《英语报刊选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5)叶 朗,《中国文化读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6)夏晓鸣,《应用文写作》。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11翻译硕士英语
英美散文选读(一)、(二) 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2008年 蒋显璟
357英语翻译基础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年4月 陈宏薇 等
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第三版) 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2009年8月 王恩冕
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知识应试指南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林青松
公文写作 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2004年4月 白延庆
西方文化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6月 庄锡昌
复试:
英语笔译
01 商务笔译 《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第二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王恩冕等
02 商务法律翻译 法律英语翻译 山东大学出版社 009年11月 张法连
英语口译
01 商务口译 英语口译基础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007年10月 仲伟合
02 国际会议口译 英语同声传译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008年9月 仲伟合
中山大学
211翻译硕士英语:
①英美概况部分参见《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上、下册,朱永涛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②其它部分不列参考书
357英语翻译基础:
① 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London: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 1987.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②考试范围参照教指委公布的《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参照教指委公布的考试大纲。
F2101英语口译和笔译:
① Hatim Basil and Jeremy Munday. Translation: An Advanced Resource Book. London: Routledge, 2004.
② 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英语笔译、英语口译
复试参考书目
991翻译实务(笔译):1、《实用翻译教程(修订版)》,刘季春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
2、《英汉翻译基础教程》,冯庆华、穆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3、《英语口译教程》,仲伟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4、《商务英语口译》(第二版),赵军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5、有关英语八级考试的书籍,以及英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百科知识的书籍。
992面试(含口译):1、《实用翻译教程(修订版)》,刘季春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
2、《英汉翻译基础教程》,冯庆华、穆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3、《英语口译教程》,仲伟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4、《商务英语口译》(第二版),赵军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5、有关英语八级考试的书籍,以及英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百科知识的书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11 翻译硕士英语
不指定参考书目,考试相当于大学英语六级水平。
357 英语翻译基础
《英汉互译教程》,谢群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48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1、《写作高级教程》,周姬昌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或以后各版本)
2、《经济学原理》(微观、宏观,第5版),曼昆著,梁小民、梁砾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法学通论》(法学基础理论部分,刑法学部分,民商法学部分、国际法学部分),吴汉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修订版(或以后版本)。
复试
055201 英语笔译(专业学位),055202 英语口译(专业学位)
1088 翻译实践(笔译实践、听力、口试)
不指定参考书目。
湘潭大学
复试:
《英语口译教程》,仲伟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汉英翻译基础教程》,冯庆华,陈科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英汉---汉英应用翻译综合教程》,方梦之 毛忠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中南大学
211翻译硕士英语
大纲及参考书见相关学院
357英语翻译基础
《英汉—汉英应用翻译教程》,方梦之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叶子南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应用文写作》,王首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湖南科技大学
211翻译硕士英语
《高级英语》张汉熙,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57英语翻译基础
《实用英汉翻译教程》申雨平,(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实用汉英翻译教程》曾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西方翻译简史》谭载喜, 商务印书馆。
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知识应试指南》林青松,东南大学出版社;
《公文写作》白延庆,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长沙理工大学
初试:
211翻译硕士英语 《高级英语》(修订本)第1、2册,张汉熙,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
357英语翻译基础 《文体与翻译》,刘宓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
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中国文化读本》,叶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年
《自然科学史十二讲》,卢晓江,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
复试:
571汉英笔译
《实用文本汉译英》,方梦之,青岛出版社, 2003年
572汉英口译
《高级汉英口译教程》,王逢鑫,外文出版社,2004年
加试:
652英汉编译
《英汉新闻翻译》,刘其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653英文写作
Langan, J. College Writing Skills with Reading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
654高级听力
Phillips,D.,《新托福考试综合教程》,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
655英汉口译
《高级英汉汉英口译教程》(1、2),杨大亮、李文中,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南京理工大学
211翻译硕士英语
《现代大学英语》(5-6 册)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杨立民等
357英语翻译基础
汉英翻译基础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冯庆华、 陈科芳
英汉翻译基础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穆雷
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大学语文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徐中玉等
现代汉语 高等教育出版社 黄伯荣、廖序东
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2)
华东师范大学050203法语语言文学专业考研
研究方向: 01 翻译理论与实践 ,02 法国文学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44二外英或245二外俄或246二外日或247二外德③712基础法语④902翻译和文学
专业课的参考书目:
712基础法语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许钧《当代法国翻译理论》;André Lagarde;Laurent Michard《XXe Siècle Les Grands Auteurs Fran?ais:Collection Littéraire》
805文学与翻译
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陈宏薇《新编汉英翻译教程》;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穆雷《英汉翻译基础教程》;朱永涛《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
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
二、跨文化意识培养与《英美概况》教学并重的策略
英美文化内容丰富多样,决定了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方法策略也应是灵活多样。应开通多种渠道: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大量查阅资料,了解英美文化;通过观看影视、录像资料等增加直观感受;通过背景介绍、对比,感知文化差异等形式进行。不论哪种形式,最重要的是要坚持跨意识培养与教学并重,把跨文化意识培养融人到《英美概况》教学中来。
(一)知识性文化与交际性文化相结合,突出跨文化意识
文化教育可分为知识性文化和交际性文化,知识性文化指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科学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艺术等文化知识。交际性文化则包括风土人情、交际礼仪、行为规范等隐性文化。隐性文化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进行交际时的语言行为所隐含的民族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深层文化。教学中应将知识性文化和交际性文化相结合,改变传统的重知识性文化、轻交际性文化的倾向。加强交际性文化教学,突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应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人们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的社会思想、习惯行为,懂得他们的?心灵语言?。如在介绍?American character?的时候,教师可先介绍美国人在性格形成的原因和思维方式后,再和学生一起总结在与美国人打交道的时候,要注意避免的话题和可涉及的话题,以便在日后跨文化交际中准确地传递信息。这种结合的策略,不仅扩大了学生知识视野、感知文化差异,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困惑。
? (二)补充性课件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体现时代性
教材是教学的一种材料和工具,是师生间进行对话的文本和材料。但一些教材忽视学生的适应性和针对性,有的大而全,重点不突出,很多内容上大学前都已学过;有的教材理论知识多,现实意义不强;还有的教材所用的'材料为英文原文,不是针对中国学生。从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角度出发,选取教材在内容上应是知识性文化和交际性文化比例适当。大部分内容应涉及当前英美国家的社会现状,但这样的教材不多。因此,教学中可同时使用两种教材,如《英美概况》(来安方编著)和《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朱永涛主编)同时使用,能使学生既对英美文化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又能对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和实践锻炼。选用英文材料做教材时,应能多角度反映某个文化社会现象,以帮助学生自己来判断分析。
另外由于教材存在的问题和时代的发展变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内容,制作补充性课件,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实用的教学材料和更新的英美文化信息以及时事内容资料。比如,讲到英美经济制度时就要加入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内容,讲到美国外交政策时就应加人反恐相关事件,以此补充教材内容的不足。不断注人更具针对性的实用的教材内容和时事资料,不仅能体现课程的时代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跨文化意识。
(三)背景介绍和对比相结合,关注文化差异
我国著名英语专家胡文仲先生认为:?学习语言材料,不了解文化背景,犹如只抓住了外壳不领会其精神。?在英美文化教学中,把背景介绍与对比相结合有助于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会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文化差异,理解文化内涵。例如,单纯地介绍英国的悠久历史和美国迅速成长为超级大国的历史时,人们会不自觉地用传统的自卑或自大的情绪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对其进行褒扬或贬抑。如果用中西方文化纵向介绍对比的方法去看待英美历史和中国历史,犹如打开一扇窗,不仅能使人们正视英美发展史,同时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渊源,对其中的差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介绍英美选举制度时,与英美两国进行横向介绍对比,让学生了解英国大选选的是议会下议院或者选的是执政党,而美国大选选的是总统,使之更好地了解英美选举制度。
(四)教师自我提高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强化实践性
在教改的新形势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组织者,是教学的主导。学生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是教学的主体。同时,要求教师不仅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广博的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并要求学生摈弃传统的仅靠教材在课堂学习的模式,要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
由于《英美概况》课具有内容纷杂、信息量大、实践性强的特点,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十分重要。现代技术的发展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保障。但是疏于管理、放任自流的自主学习其结果必然或流于形式或偏离轨道。把教师自我提高和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调动师生教学的两个积极性,同时也对培养跨文化意识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教师应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把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做为一项任务纳人到教学中来,精心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不同时期的相关主题或选定文化题目。组织学生在课外多渠道查阅收集资料,进行讨论或开展实践活动,并把适时指导和管理贯彻始终。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从中领悟中西文化差异,掌握跨文化交际中要注意的文化细节,使实施英美文化教学与培养跨文化意识的自主学习互相渗透,融为一体。这种结合也将促进教师自身素质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结语
跨文化意识关系到对英美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需要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须坚持教学培养并重的原则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相关论文查阅:
本文来自作者[雁彤]投稿,不代表巨商报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91zxpc.com/zx/2714.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巨商报的签约作者“雁彤”
本文概览:北京交通大学211翻译硕士英语不指定参考书目357英语翻译基础《实用英汉翻译教程》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申雨平等编《汉译英教程》 东华大学出版社 司显柱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
文章不错《考MTI 翻译硕士有哪些推荐书目》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