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一定会吃元宵!意味着团团圆圆!
元宵大家基本都是煮着吃的吧~~煮着吃太腻了,一般我就只能吃两三个。我妈妈最喜欢吃炸元宵,尤其是五仁馅的,超级好吃呢!每次去逛街都会特意去买~~炸元宵在家操作也是很简单的,油温五成热下入锅中炸至金黄再捞出就可以啦!
还有一个吃法是我和我姥姥最喜欢的!主要食材需要纯牛奶、红茶还有小元宵(一定要小元宵哦!)具体做法1、准备好材料,红茶泡一下,最好煮一下效果最好,先把小元宵煮一下,开锅即可!捞出备用!2、牛奶煮一下,煮开即可!小心会溢锅!把煮好的红茶倒入煮沸的牛奶中,该小火搅拌均匀即可!3、把煮好的小元宵和适合自己甜度的白糖加入搅拌均匀的奶茶中,关火准备好杯子,倒杯子里即可享受暖暖的奶茶!
在古时候,“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所以正月十五就被称为是“元宵节”,随着社会的发展,元宵节的习俗和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也有没变的,就是它至今一直都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一、吃汤圆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它的做法成分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是相同的,都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节要和家人在一起吃“元宵”。
二、迎紫姑
正月十五在民间有“迎紫菇”的习俗。民间传言紫菇是菜阳人,姓何名楣,字丽卿,是个善良且贫穷的姑娘,后来被李景纳为妾,但由于正妻嫉妒,便将紫菇在正月十五阴杀于厕中。后来此事传闻于天帝耳中,天帝心生怜悯,就将紫菇封为厕神,俗称“三姑”。
后来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就会用稻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模样,然后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真实的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善良、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三、赏花灯
元宵节赏花灯是流传了很久的一个习俗,花灯是用颜色鲜艳的纸制作而成的,中间放的是蜡烛,花灯是“高配版”的灯笼,在古时候,灯笼的主要作用是照明,用纸或者绢布作为灯笼的外皮,骨架用的是祝你额或者木条,中间放上蜡烛,就是最常见的照明装置,花灯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改良的。
颜色各异的花灯挂在主要街道或者是现在特定的景点等场所,观赏性较强,不仅能起到照明的作用,还能增添了节日气氛,还有祈福保平安的寓意。
四、舞龙灯
在很多地方,元宵节当天都有“舞龙灯”的习俗,南北文化差异不同,舞龙灯所使用的“龙灯”也是不同的,在江浙一带,很多地方用的是板凳龙灯,用一节节板凳连接而成,龙头特别壮观,龙头高大,上面有各种颜色的灯笼,龙头和板凳连接在一起,开展巡游,远远望去就像长龙蜿蜒起伏,浩浩荡荡,气势恢宏。
龙自古以来就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与成功的标志。在中国,龙是人人皆知的吉祥物。几千年来,华夏儿女在它身上寄托了无数美好的愿望,象征着吉祥如意,所以元宵节舞龙灯寄托着人们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五、逐鼠
对于养蚕人家来说,老鼠是天敌,眼看蚕快结蚕茧,却被老鼠吃掉,蚕农因此痛心不已。而逐鼠的习俗,正是为了让蚕不被老鼠所糟蹋。
在农耕时代,蚕农们会在正月十五这天晚上,煮锅稀饭喂老鼠,有的还会在上面盖一层肉,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等地方。之所以选择如此“温和”的方式,是因为古人认为老鼠是五谷神,不敢轻易得罪。所以希望老鼠吃饱后,不要再来吃蚕,祈求来年蚕结成大蚕茧。
元宵节由来已久,在这个隆重的传统节日中,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活动和传统习俗,很多朋友觉得很多庆祝活动和传统习俗没有科学依据,但这些都是老一辈流传下来的,是他们智慧的结晶,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对节日的庆贺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明天就是元宵节了,祝大家新的一年团团圆圆,幸福平安!
本文来自作者[盼秋]投稿,不代表巨商报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91zxpc.com/zx/2598.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巨商报的签约作者“盼秋”
本文概览:元宵节一定会吃元宵!意味着团团圆圆!元宵大家基本都是煮着吃的吧~~煮着吃太腻了,一般我就只能吃两三个。我妈妈最喜欢吃炸元宵,尤其是五仁馅的,超级好吃呢!每次去逛街都会特意去买~...
文章不错《元宵都有哪些花样吃法?》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