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警方58小时抓获嫌疑人
故宫失窃案发生后,北京警方经过58小时缜密侦查,并综合运用科技手段,于11日晚18时40分,在京城一家网吧将故宫展品失窃案嫌疑人石柏魁抓获。目前,公安机关已追回部分被盗展品。
5月8日,故宫斋宫诚肃殿展品被盗案发生后,警方通过指纹比对,将目标锁定犯罪嫌疑人石柏魁。此后,警方综合运用科技手段,掌握其相关网络信息,最终在石柏魁上网时将其控制。
经初步审查,嫌疑人石柏魁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已被警方刑拘。石柏魁1983年出生,山东省曹县人。有媒体报道称,嫌疑人石柏魁交代,其作案动机主要是因为缺钱。
抓捕现场目击者:他挑了网吧最内侧的座位
据《京华时报》报道,嫌疑人被抓获的那家网吧一名管理员称,在他印象中,被抓男子此前未来过该网吧。其进门时,特意挑选了最内侧、周边无人的座位。警方临走时,让大家谁都别碰这台电脑。目前,网吧已将该机锁定。
嫌疑人自称并非预谋作案:旅游时突然起意
嫌疑人石柏魁在被警方控制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自己当时进去旅游时没打算偷东西。进去听了导游介绍后,不知怎么了,脑子里一转圈,就想起了这个(盗窃)念头。
故宫博物院院长助理冯乃恩:继续在网上关注消息
据媒体报道,故宫博物院院长助理冯乃恩昨晚守候在电脑旁不时刷屏,嫌疑人被抓获的消息令他为之一振。他表示,故宫方面会积极配合警方,继续在网上关注新消息。
香港展方:没想到神速破案 为国家骄傲
香港两依藏博物馆馆长王夏虹在接受中新网连线采访时表示,得知破案非常激动,没想到警方如此神速破案,为国家骄傲。她表示警方尚未联系两依藏博物馆方面,但相信“所有的展品应该都还在”。
展品追回情况:有的被扔进垃圾桶?
北京警方宣布抓获犯罪嫌疑人,部分展品被追回,但并没有透露更多信息。北京日报报道称,部分展品被追回,其他的则被嫌疑人扔进垃圾桶。
律师说法:量刑取决被盗物品价值
据《新京报》报道,北京市翰盛律师事务所律师郭召利介绍,5月1日施行的刑法修正案草案(八),对盗窃罪罪名量刑改为最高无期徒刑。“在修法之前,盗窃珍贵文物罪的最高量刑是死刑。”郭召利说,不过,需要考虑的量刑因素很多,包括文物价值、造成的社会影响等。
郭召利认为,盗窃故宫的影响肯定很大,不过,最终考量被盗物品的价值,量刑会不一样。
故宫方面回应质疑:坚决杜绝利用故宫品牌进行炒作的行为
案件发生后,关于故宫与香港两依藏博物馆共同举办的这次展览,也引发了外界一些其他质疑。
有人质疑,与私人合办展览,会造成私人藏家借助故宫抬高身价。对此,马继革说,对于利用故宫品牌进行炒作的行为,故宫坚决予以杜绝。因此双方在展览举办前签署的协议中已经明确,所有展品禁止售卖。
案件影响:国家文物局下发紧急通知
11日上午,故宫博物院与香港两依藏博物馆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交融——两依藏珍选粹展》展品失窃信息。故宫新闻发言人冯乃恩在新闻发布会上在众多媒体镜头前鞠躬检讨,并表示:“失窃案发生后,我们保卫部门正在内部自查,寻找一切安防漏洞,并将形成报告,据此制定提升安防的有效措施。”
针对故宫博物院发生的展品被盗事件,国家文物局紧急发出“关于切实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各文物单位务必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切实加强文物安全工作。
安保问题成焦点:“京城第一保卫处”为何失手?
据报道,故宫的安保体系极其严密,号称“内外监控无盲点”,故宫内的纵深体系被区分为防护区、监控区和禁区三大块,博物馆内还有技防、人防、物防和犬防四道防线。技防方面,每天闭馆后,至少有1600个防盗报警器、3700个烟感探测器和400个摄像头在运行。人防方面,负责故宫安保的故宫保卫处曾被称为“京城第一保卫处”,总人数超过240人,下设警卫队、技术科、防火科等8个科室。物防方面,故宫内部安装了大量的铁栅栏、铁窗、防爆玻璃和铁柜等,并定期加封加固。犬防方面,自从1987年发生了盗贼企图切断报警装置的盗窃案后,故宫院内开始加强警犬防御。
按照故宫文物安防规定,每天闭馆后,各展厅都要对厅内文物进行清点,巡查院内所有可能藏匿人或物的角落,之后还要再拉网检查一遍,最后由故宫犬队到各角落巡查,即每天至少三遍清查才能闭馆。
此外,故宫在一级风险地点装有最先进的设备和至少三种复核手段,其中珍宝馆等重点巡查区域内24小时开启红外线、微波等多种报警器探头进行全方位监视,在故宫中央监控室中,保卫处工作人员24小时面对40多台显示器进行监视并录像。
如此严密的安保措施却被一个自称“临时起意的游客”破解,外界对故宫的安保也发出诸多疑问。嫌疑人为何能在被发现的情况下逃跑?展馆内的监视器是否没有发出警报?摄像头有没有拍到作案画面?诸多疑点,还有待事件的进一步发展来揭开谜题。
有专家对故宫此次失窃表示“离奇”。他猜测,窃贼作案前,应当是先切断了电源,致使监控室没有监控到情况。
在1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面对记者关于监控线路是否被切断的问题,故宫方面没有透露更多情节,但发言人冯乃恩表示,故宫安保工作的确存在不到位的地方,一些老的设施可能会出一些问题。
媒体归纳七大谜团
对此次故宫展品失窃事件,有媒体归纳出七大待解谜团。
谜团一
失窃展厅是否有摄像头? 失窃时展厅现场安保措施是否达标?
谜团二
为何警报设施没有报警?安保人员发现嫌疑人前,监控设备为何未能发现嫌疑人?如果探头已经发现了嫌疑人,报警设施为什么没有自动报警?
谜团三
发现嫌疑人为何还让其逃脱?
谜团四
嫌疑人如何逃出故宫大门?嫌疑人逃脱了安保人员的视野后,又是如何逃出故宫的重重大门的?
谜团五
既然已经发现嫌疑人,并且没有搜寻到人,为何到第二天才发现被盗?
谜团六
故宫的立体安防实际效果如何?窃贼为何能突破“四大防线”盗窃得手?
谜团七
隐患没有彻查,故宫是否具备开放条件?
背景资料
5月8日,香港在故宫斋宫临时展出的9件展品失窃,其中2件展品遭窃贼遗落,已于9日下午在故宫南侧城墙下找到,藏品局部变形破损。这些展品均是香港两依藏博物馆收藏的制作于上世纪30-80年代间的西式金银镶嵌宝石化妆盒、西洋香粉盒和手袋等,据称价值数千万元。
据了解,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警方曾有记载的故宫盗宝案一共发生过5起。
故宫在5月13号送给北京市公安局的锦旗是怎么回事啊...
2013年5月4日11点10分,在故宫内西路开放区的翊坤宫,一男性游客徒手击碎正殿原状展室一块窗玻璃,致临窗陈设的一座钟表跌落受损,工作人员当即发现并控制住肇事者,同时报案。经核实,受损文物为编号“故183054”的清代“铜镀金转花水法人打钟”。
鉴于那次翊坤宫院内摄像头没有直接拍摄到肇事者击碎玻璃的瞬间场景,未能对调查事实经过提供更加直观的依据,故宫将在整个紫禁城密集加装高清晰的摄像头。“监控将覆盖故宫的每一个角落”。
翊坤宫钟表被砸
宋代哥窑瓷器被摔碎
2011年7月30日晚,微博上称故宫收藏的一件宋代哥窑瓷器出库时,被工作人员摔碎。故宫回应称,他们已经看到了这条微博,是否属实有关部门正在抓紧进行了解,一旦情况查明,会尽快向社会公布。7月4日,故宫博物院已经证实,国家一级文物宋代哥窑代表作品“青釉葵瓣口盘”,在进行无损分析测试时候发生文物损坏事件。经过26天的调查认证,故宫初步判断为科研人员失误所致。
2011年5月8日,香港两依藏博物馆在斋宫临时展出的7件展品失窃,丢失展品为金银镶嵌宝石的西式化妆盒 ,估计价值数千万元。11日晚11点,北京警方宣布,故宫失窃案的犯罪嫌疑人石柏魁在丰台一网吧落网,部分失窃展品被找回。
1987年7月,向德强参观故宫,珍宝馆养性殿陈列的乾隆皇帝用过的一把匕首引起了他的注意。随后,他隐藏在故宫角落里。天黑后,向德强翻进养性殿院内,走向养性殿。他试探着推了推养性殿的门,门一动不动。借着月光,他发现门上挂着一把大锁。没等他想到进入的办法,赶到的安保人员即将他抓获。
1980年夏天,韩吉林假装在养性殿与畅音阁之间参观,趁工作人员不注意,他身手麻利地**进了一个小夹道,找了一个背阴的地方躺下等天黑。故宫闭门后,他也意图偷走“珍妃之印”,但他刚用石头敲碎养性殿玻璃门,就被赶到的警卫人员抓获。
1980年2月1日上午,23岁的陈银华随游客进入珍宝馆,看中了养性殿展柜里的那枚硕大的“珍妃之印”。当天下午3点多,他趁工作人员开始做闭馆打扫时,溜进事先看好的珍宝馆门外东南的厕所。趁人不备,将重达13.6斤的“珍妃之印”盗走。最终,他还未走出故宫即被抓获。
1962年4月16日夜,盗宝贼孙国范先是藏在珍宝馆大门外厕所后边的阴暗夹道里。天黑无人后,他蹬着珍宝馆墙下的脚手架,翻进了珍宝馆。打碎展柜的玻璃后,他拿出了金碟金碗。紧接着,他又撬开一个展柜,把里边的两颗大金印装进背包后原路返回。此刻,故宫已被封锁,200多名民警和武警正等着他从高墙上爬出来。孙国范自以为人不知鬼不觉,其实,他一进入养性殿,警报器就把消息报告给了故宫保卫处值班室。
1959年8月16日清晨,工作人员打开养性殿门时发现靠近地面的一块大玻璃碎了。经清点,被盗的是西间展厅的首卷柜,里边陈列着14页金册、10页玉册、5柄玉雕花把金鞘匕首及金钗、佩刀等文物。其中,14页金册中的8页和5柄玉雕花把金鞘匕首不翼而飞。当年11月12日,因形迹可疑,20岁的山东来京学生武庆辉带着赃物及现金坐火车时被乘警抓获。
5月13日,故宫博物院负责人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锦旗,对警方迅速破获展品被盗案表示感谢。锦旗上写有“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撼”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意为摇、摇动,而锦旗中表达的含义应为“捍卫”祖国强盛。故宫方面却回应称,“撼”字没错,显得厚重。但是“撼”是摇,摇动的意思。用在“祖国强盛”之前,一个是保卫祖国的强盛局面的意思;另一个则是让祖国强盛的局面“摇晃”起来。“通假?这两个字在中古时代,连音都不一样,怎么会通假?”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主编、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韩敬体老先生得知故宫锦旗事件后,同样颇为诧异。他说,“撼”与“捍”实际上是两个“写对了容易,写错了难”的字,这样的常用字,既非古字,也非生僻字,甚至连小学生都不应该犯错。韩老先生说:“出这种问题,这只能说故宫博物院平时太不认真了,太不重视文字工作。可是,故宫本来就是个研究古代文物和古文字的地方,竟然……”他认为,从这个事情上可以看出,无论硬件有多强,思想方面不注意,出事故真是难免的。郑渊洁:我只读过小学四年,认识的字不多。北京故宫博物院失窃案告破后,故宫送给公安局一锦旗。请教各位汉语学者专家,“撼”在古代是否和“捍”通用?如果不通用,将“撼”和“祖国强盛”连排且置于前列,涉嫌用文字颠覆国家?还是恩将仇报讥讽公安“撼祖国强盛”?我还是觉得在中文使用上故宫不会出错。李开复:解释康熙字典被盗了更好。如此强撼(悍)的撼(汉)语,撼(汗)!赵所生(著名文史专家、学者,前江苏教育出版社社长):错别字没水平,死不认错的解释更没水平!榕树下的故乡:故宫,你悍然用此锦旗送平安北京的捍卫者,令人汗颜,真是撼故宫易,撼没文化难,撼知错就改更难!!!
5月16日,故宫博物院通过微博对外发布声明,就此事向公众道歉。故宫方面的声明全文如下:“由于我们工作的疏漏,在5月13日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的锦旗上出现错别字,谨向公众致歉。此次赠送锦旗由院保卫部门负责联系、制作,由于时间紧,从制作场地直接将锦旗带到赠送现场,未再交院里检查。下午媒体播出后,院里才发现把“捍”写成“撼”的严重错误。尤其错误的是,在媒体质疑时,该部门未请示院领导,仍然坚持错误,强词夺理,不仅误导公众,而且使故宫声誉受到严重影响。事情发生后,院里即时进行认真调查,给予当事人严肃的批评教育,并采取了补救措施。故宫博物院现正组织全院各部门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堵塞漏洞,增强工作责任心,进行全面整改。”
本文来自作者[埋愁海]投稿,不代表巨商报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91zxpc.com/zx/246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巨商报的签约作者“埋愁海”
本文概览:北京警方58小时抓获嫌疑人故宫失窃案发生后,北京警方经过58小时缜密侦查,并综合运用科技手段,于11日晚18时40分,在京城一家网吧将故宫展品失窃案嫌疑人石柏魁抓获。目前,公安...
文章不错《故宫失窃文物真的追回了吗-还是找的替罪羊?》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