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为何容易跌倒

跌倒是老人事故伤害的第二大原因。

「五老有一跌,十跌有三伤」,天寒更是老人跌倒的环境因素,老人跌倒可能导致失能及死亡,才刚提醒,却已在媒体见到不幸事件。

媒体报导患有帕金森氏症的78岁老翁,2月11日在外佣协助下,灌食早餐后,在房内甩手运动,疑因重心不稳,跌倒后头部撞向前方的玻璃柜,碎玻璃刺穿老翁颈部,当场血流满地,吓坏全程目击的老翁妻子,老翁事后送往医院急救仍不治。

这是照护上对疾病及环境因素的认识不足所形成的疏失,产生令人遗憾的事。

危机预防是要先找出危机源,才能有效控制危机发生。

跌倒是老人事故伤害的第二大原因

先看跌倒与老人间的关系,跌倒是造成台湾65岁以上老人事故伤害的第二大原因,进而了解那些生理原因会使得老人容易跌倒,而失智症长者的智能及视觉退化、动作障碍等会影响判断力,在加上脑神经萎缩,影响到前庭功能及本体感觉等功能,进而影响平衡的维持。

如果从心理层面来看,曾经跌倒的老年人多少会心怀恐惧而不敢出门,降低走路意愿,变得更加孤僻、忧郁及害怕走路,减少对社交活动的参与,影响生活品质,增加更多的医疗成本支出,或者家人也因为担心而过度保护,种种因素反而形成肌肉萎缩,更加提高跌倒及失能的风险,造成恶性循环。

台湾的跌倒发生率,不同研究的盛行率从10.7%~32%,据估计,亚洲国家每100名长者过去1年中有10~20人会跌倒、跌伤,台湾有27人,美国则有20~30人。65岁以上老人的事故伤害死因中,第一位是交通事故,其次即是跌倒,如何预防老人跌倒,也伴随国内人口老化问题,引发各界的重视。

老人跌倒后严重伤害第一位是髋关节骨折

研究指出,长者跌倒会造成许多部位受伤,严重伤害第一位是髋关节骨折,必须开刀住院;据台湾健保统计资料,每年约有1万2千以上老人髋关节骨折;国内外的研究也发现,老人髋关节骨折有高达96%以上是因为跌倒所引起,再根据研究显示,因长者往往同时患有多重共病(orbidites),因卧床及行动不便所衍生的并发症,1年死亡率高达3成。

此外,人体肌肉力量1天不动就会消失1~5%,髋关节骨折后如果长时间卧床或没有意愿做复健、走路,都可能使肌肉功能退化至完全无法运作,形成失能及退化的可能。

神经系统疾病与老人跌倒间的关系

老年人行走失去平衡、步态异常不仅受到年龄的增长的影响,也会受到生理的影响,其中较为常见的包括有神经系统疾病如失智症(Dementia disease)、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脑中风(stroke) 、额叶萎缩(frontal atrophy)、脑部小动脉病变所造成的隐性腔隙性脑梗塞(lacunar infarction)、正常压力脑积水(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慢性硬脑膜血肿(chronic subdura hematoma)、小脑性共济失调(cerebellar ataxia)、脊髓疾病(diseases of the spine cord)、大脑白质病变(subcortical white matter lesions)以及周围神经疾病(peripheral nervous disease),尤其是糖尿病,精神状况如忧郁症(depression)及其它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性骨关节病(arthropathy of hypothyroidi ***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以及肌少症(Sarcopenia)等,都可事先加以评估来预防跌倒。

前庭功能及本体感觉与老人跌倒间的关系

再者,长者,尤其是失智症长者的视觉、听觉、触觉、前庭功能及本体感觉(proprioception)等功能都可能退化,影响到平衡或行动功能,造成跌倒的原因。

老年人的视觉功能如视敏度减退(visual acuity decreased)、暗适应减弱(weakening of dark adaptation)、视野减缩(reduced vision-field),对比敏感性(contrast sensitivity)以及调节能力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甚至衍生视力的异常如白内障、黄斑部退化(macular degeneration)以及青光眼,导致长者因视觉异常及视力不佳,障碍物认知不清而导致跌倒的意外。

前庭功能主要是对人的个体由静止至身体移动时,用以维持其体定向(stereotactic)的功能,以协调视力来维持运动的稳定性。因此,老年人在变换 *** 及在不平的地面上行进的稳定性,与本体感受系统(proprioceptive system)及维持 *** 平衡的功能有着重要的关系。

药物与老人跌倒间的关系

此外,药物也可能是导致老人跌倒的原因。这包括:药物的副作用、多重用药后,发生药物交互作用所致。

老人有多重共病,在慢性病中,高血压、糖尿病、失智症等占有极高比例,安眠药、抗忧郁药物、利尿剂、降血压药物、镇静剂、降血糖药物、酒精等「易引起头晕、目眩、低血压、四肢无力的药物」,均会增加跌倒的可能。

失智症患者因其精神行为症状(BPSD)会影响家庭正常生活,增加照护者的压力,往往会请医师开立药物,这些药物包括:乙酰胆酯酶抑制剂、抗郁剂、情绪安定剂、及抗精神药物等,这些药物或许可适度改善症状,但均有副作用,就包括:肢体无力、晕眩等。

根据研究,台湾地区56%的?人?患慢性疾病,80%的?人有一种以上的疾病,40%的?人有?种以上的疾病,每位?人平均?患1.4种疾病;因为?病的种?多,所以用药的机?与与种?也随之增加,多重用药就容易发生药物交互作用。

多重用药的研究来看,每位?人平均每天服用4种药物与6.4颗药。吃?种药物产生副作用的机会是6%,吃5种药物产生副作用的机会是50%,吃8种药物产生副作用的机会是100%。

这些仅是从生理层面来看老人跌倒,还有心理及环境面向来预防。

<本专栏反映专家意见,不代表本社立场>

预防跌倒学一点儿

最易摔倒的7个时刻

以下7个时刻容易摔倒,老人们要严防:

◎ 着急接电话时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曾对1300名60岁以上老人进行家访,发现在卧室摔倒的老人,八成以上是因为着急去接电话。

建议老人不要把座机放得太高,最好放在客厅等经常活动的地方,并在卧室安一部分机,开通来电显示,以防错过重要电话。

听到电话响时,老人不要着急接听,要慢起、慢站、慢走。

◎ 起夜时

据临床统计,老年骨折患者超半数是起夜摔伤造成的,究其原因,一是光线昏暗及错误的家具摆放,二是起夜时身体机能处于半睡眠状态,反应迟缓。

独居老人起夜跌倒后不能被及时发现,受伤甚至死亡的风险更大。

建议老人装一个小夜灯,将堆积在过道的报纸、电线等杂物清除,卫生间放个防滑垫和扶手。

腿脚不好的老人千万别怕麻烦,起夜时尽量叫醒家人。

睁眼后先在床上躺1分钟,然后慢慢坐起,等1分钟后,再将两脚放在地上,这样可防止脑缺血引起的摔倒。

◎ 洗澡时

老年人身体弱、平衡力差,多数还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如果浴室狭小、地面湿滑、温度过高,很容易摔倒。

老人洗澡不宜超过15分钟,浴室门不要反锁,避免发生意外时耽误抢救。

老人洗澡时可以带个防滑小板凳,坐着洗既省体力,又不用担心摔倒。

浴室地面应采用防滑瓷砖,并铺放防滑垫,尽量安装扶手或固定物,便于老年人保持平衡。

◎ 等车时

等公交车往往需要长时间站立、排队,老人由于体力不支,关节不灵活,加上公交车进站时突然快速移动,人群拥挤,极易摔倒。

老人外出最好随身拿一根带板凳的折叠拐杖。

等候时不要一直坐着或站着,可在原地多活动活动关节。

公交车进站后,不要急于上车,避免和他人拥挤。

◎ 乘扶梯时

老年人肢体不够协调,乘扶梯时掌握不好节奏,很容易摔倒。

建议老年人乘扶梯要抓紧扶手,双脚左右分开站立,身体重心稳了,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摔倒。

去超市购物时,尽量不要使用购物车,免去推车乘扶梯带来的风险。

乘扶梯时切勿争抢,如腿脚不便,可乘无障碍升降电梯,或寻求工作人员的帮助。

◎ 冬季外出时

冬季天冷路滑,穿得多活动不便,戴着围巾、帽子视野受限,不能及时观察路况,这些都会增加老人冬季外出摔倒风险。

建议老人走路速度不要太快,最好穿防滑鞋或运动鞋,切勿穿硬塑料底的鞋。

在雪地上行走时,切忌提重物,双手不要揣在兜里,可拄根拐杖来保持平衡。

骨质疏松者应尽量减少在雨雪天外出,80岁以上高龄老人应尽量避免远行,一定要远行的,要有家人陪护。

◎ 服药后半小时

老人在服用某些药物后,血压、意识、视觉、平衡力等会受到影响,增加跌倒风险。一般来说,服药后30分钟至1小时是跌倒的高风险期,老人动作宜缓慢,尽量不要外出。

特别提示:

如果老人不幸摔倒,要保持镇定,感到疼痛或受伤时不要随意移动,可大声呼救或者猛拍地面、墙壁,以引人注意,寻求帮助。

据统计,在我国,老年人跌倒的年发生率为14.7%~34%。老人跌倒后,有26.1%可导致不同程度的损伤,如外伤、骨折、脑损伤等,随之而来的就是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以及给家庭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则是导致直接或者加速老人死亡。所以,我们除了重视跌倒,更应该学会如何预防老年人跌倒。

引起跌倒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内因和外因。跌倒的内在风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等。伴随着年龄增大,身体的各方面功能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也就会造成跌倒风险增大。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发生跌倒。主要是由于老年女性身体活动较少,肌肉力量薄弱,常伴有下肢功能障碍及认知功能障碍。此外,女性更年期后骨质疏松也与跌倒密切相关。而男性发生跌倒后死亡率更高,这是因为男性会更多地从事危险活动和行为,另外男性抽烟和酗酒等不良行为也增加了跌倒后的死亡率。跌倒的外在风险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 社会 因素。

跌倒在老年人中的发生率那么高,危害那么大,引起跌倒的因素又那么多,我们该如何预防跌倒呢?

大家都知道,老年人常常多病共存,服用大量药物,在众多药物中,哪些药物易引起跌倒呢?在服用这些药物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让我们举几个老年人常用的药物来了解一下。

首先,镇静催眠药,代表药物有艾司唑仑、力月西等。许多老人在睡前都会服用镇静催眠药,服用此类药物的老年人要注意洗漱完毕上床后再服药,以防药物在老年人上床前起效而引起跌倒。

最后让我们了解一下降血糖药物,代表药物有二甲双胍、格列本脲、格列吡嗪等。降糖药可不同程度地影响意识、精神、视觉、平衡功能等,且有导致低血糖的可能,使服药者跌倒风险增加。因此,服用降糖药物的老年人在出现头晕、心慌、大汗或者有饥饿感等低血糖症状时要就地坐下,不要贸然活动增加跌倒风险,并及时呼救。

总之,预防老年人因服药而导致的跌倒,首先要减少不合理用药,杜绝不遵医嘱而随意增加剂量、药品种类等行为。有研究显示,跌倒多发生在口服药物后0.5 1小时内,因此应重点预防。

说完药物,让我们再来看看与老年人形影不离的鞋。您知道该如何为老年人选择一双适合的安全的鞋吗?

我们可以从上面这个图来简单了解一下。首先说鞋底,推荐选择防滑的鞋底,有些老年人认为鞋底厚比较软比较舒服,其实老年人的鞋底不应该太厚,过厚的鞋底阻碍老年人对地面的感知。一般我们推荐橡胶材质的鞋底,对于稳定性和减震都比较有优势。其次,我们考虑鞋跟,鞋跟应该是有一定高度的低跟鞋,一般2.5厘米高,有利于保持稳定和减少整个足部的压力。鞋跟最好是有一定面积的方跟,更好更稳定地与地面结合。最后就是老年人的鞋最好有鞋帮,对老年人的足踝起到支撑和稳固的作用,而且在足面上也需要有鞋带或者扣襻以起到稳定的作用。但是,不建议选择圆形的鞋带,容易松动,导致绊倒。

在这里要特别叮嘱老年人两件事:第一,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鞋,不要为了节省,盲目穿儿女们的鞋!第二,在任何场所任何时间不可以选择一次性拖鞋,因为一次性拖鞋材质过软、鞋底过薄、过于宽松等因素会成为跌倒的隐患。

最后,再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样的环境才是适合老人安全的环境。首先环境要整洁,特别是地面,除了防湿防滑还要注意整洁,小板凳、电线等要收好,以免绊倒老人。其次,家具位置要固定,与地面之间要固定,特别是床和椅子,减少老年人在改变体位时发生跌倒的风险。由于老年人夜间的起夜次数增多,所以在夜间要有光线适宜的照明装置。

最后,在居室环境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卫生间的安全。首先卫生间的地面一定要防滑,如果使用防滑垫一定要保证防滑垫与地面完全贴合,而且不宜过厚,以免绊倒老年人。其次,在马桶旁边要安装扶手。可以是U 型上翻式扶手,这种扶手可以自由收起,当老年人需要别人帮助如厕时,则可以上翻收起一侧扶手,不影响其他操作。如果坐便的两侧有一侧靠墙,那么在靠墙的一侧可以安装L 型扶手,L 型扶手的竖向扶手能使人在做起立动作时支撑其保持平衡。在沐浴处可以根据老年人的情况安装扶手或者固定良好的浴椅。在床旁及卫生间最好还应安装呼叫铃,以便老年人可以及时呼救。

希望通过以上的内容能够对老年人及其家属在预防跌倒方面有所帮助,能够较好地防范、降低老年人跌倒的发生概率,从而保持老年人较高的生活质量。

文/北京医院老年医学科 吴娟

《保健医苑》是由国家卫健委主管、北京医院主办、中央保健委员会办公室协办的医学科普杂志,创刊于2002年。《保健医苑》杂志内容广泛,涉及医疗保健、疾病防治、 健康 养生 、心理咨询、用药指导、医事分析、医护知识、秘诀采撷、时讯飞鸿、国际医讯、编读热线等各个方面。一批长期从事医疗保健工作、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针对中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疾病和 养生 保健等问题撰文,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多方位的 健康 指导和保健服务。

我们竭诚欢迎广大医护人员(撰写医学科普)和 社会 人士(撰写人生感悟、名人 养生 )踊跃投稿,来稿一律不退, 请自备底稿。文稿不拘文体、格式,力求通俗易懂,具备科学性、普及性、实用性、新颖性,字数以2000 字内为宜,请勿一稿多投,否则本刊拒付稿费。

本文来自作者[惜霜]投稿,不代表巨商报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91zxpc.com/zx/2214.html

(10)
惜霜的头像惜霜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惜霜的头像
    惜霜 2025年08月05日

    我是巨商报的签约作者“惜霜”

  • 惜霜
    惜霜 2025年08月05日

    本文概览:跌倒是老人事故伤害的第二大原因。 「五老有一跌,十跌有三伤」,天寒更是老人跌倒的环境因素,老人跌倒可能导致失能及死亡,才刚提醒,却已在媒体见到不幸事件。 媒体报导患有帕...

  • 惜霜
    用户080511 2025年08月05日

    文章不错《老人为何容易跌倒》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巨商报@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