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历史

织田信长人称第六天魔王,年轻时行为怪异,被叫做“尾张的大傻瓜”;

他做的第一件大事是凭借奇袭以2000左右兵力击破今川义元上洛的2W军队,当天今川义元由于轻敌在狭窄的山谷间休息,忽然天降大雨,士兵纷纷避雨陷入短暂的混乱。信长抓住机会发动奇袭,士兵冲入今川本阵,取下人称“东海第一神射手”今川义元的首级,从此信长登上战国的大舞台。

丰臣秀吉原名木下藤吉郎,为农民出身,跟随织田信长,在“本能寺事变”信长被明智光秀所杀后,以十天时间从中国地方折回千里之隔的山崎,并击败明智光秀成为新的霸主。

前田庆次为“天下第一倾奇者”武功高强。

真田幸村被德川家康成为“日本第一兵”,在大坂之阵中帮助因丰臣秀吉之死而逐渐衰落的丰臣家,抵挡德川军的攻打。曾冲入德川家康本阵,几乎逼得家康自切。最终不幸战死,亦有传说幸存并带着丰臣秀赖逃走。

本多忠胜,织田信长称其为“战国的张飞”,为德川家守护神,武勇为战国第一,帮助德川家最终统一日本,建立江户幕府。

另外还有一些较有名的如守护丰臣家的悲剧英雄石田三成、上杉家的“天下第一陪臣”直江兼续、“越后之龙”上杉谦信、“甲斐之虎”武田信玄、据说早生十年就能统治天下的伊达政宗、“战国的孔明”竹中半兵卫(竹中重治)、智将小早川隆景、侠盗石川五右卫门。 战国时代的起始一般以1467年的应仁之乱为主,但结束时间则大致上有以下几种说法:

1568年织田信长上洛(进入京都)成功。

1573年织田信长攻陷二条御所,室町幕府灭亡。

1590年丰臣秀吉消灭关东地方的后北条氏,降伏东北地方各大名,完成日本大致上的统一。

1603年德川家康创立江户幕府。

1615年德川家康于大坂夏之阵打败丰臣秀赖,丰臣氏灭亡。

故在此采用最后一种说法,以完整表述这段历史。

应仁之乱,战国登场

四职之一、身兼三国守护的赤松满佑因在京都自宅刺杀幕府将军足利义教(嘉吉之乱)而遭到亦为四职之一、身兼五国守护的山名宗全率领之部队讨伐并平定。战后幕府以山名氏平乱有功将赤松氏所属之三国守护授与山名氏。势力成长到八国守护的山名氏一跃成为西国的一大势力。

此时三管领之一,身兼八国守护和和泉半国统治权的细川氏面对山名氏的崛起,决定采取联合山名对抗同为三管领的田山氏的政策。但随着田山氏的衰退,两家之间的冲突也浮现出来,尤其在三管领之中的斯波氏和田山氏两家陆续发生继承问题后,双方对立更加严重。

一直到将军足利义政长子足利义尚诞生引发继承风波后,在应仁元年(1467年)1月17日,应仁之乱爆发,各守护分别选边支持,形成东军细川联军与西军山名联军的大混战。

战事一开始,由于东军争取到天皇与幕府将军支持,且聚集了相对优势的兵力,因此开战头几个月可说是占尽优势。可是到了同年七月,中国地方四国守护大内政弘率领万余援助西军后,整个战况顿时改观。加上西军决定拥立将军足利义政之弟足利义视与京都当局相抗衡,让整个战局陷入胶著,日后更扩大为全日本的大混战。

随着两军领袖相继去世和幕府将军继承纠纷解决后,两方决定和解,应仁之乱正式宣告结束。虽然应仁之乱后幕府威信受到重挫,但之后几任将军仍试图重振幕府威信,直到明应之变爆发的前刻。

明应之变,关东大乱

虽说应仁之乱后幕府的影响力大幅丧失,可是历任幕府将军仍试图改变整个局面。不但多次讨伐邻近的细川氏、六角氏等大名,还屡屡颁布争讨令令诸国大名对抗各地方对京都当局具影响力的国主。毕竟这已经不是将军强势的时代了:将军的诏令除了作为大名夺权的工具外,几乎无人愿意服从。

到了1493年,将军足利义材亲自讨伐细川氏,反而遭到细川氏策动京都当局罢免其将军职位。此事史称明应之变。自此以后室町幕府的威信完全丧失,剩下的也只是大名控制上洛(进入京都)后操控政局的傀儡罢了。

除了近畿动乱不安外,关东的局势也不甚安稳。当初足利尊氏开创幕府的时候,为了对抗南朝,不得不把幕府设在京都,而在武家的重心关东,尊氏分封自己的儿子于镰仓,是为镰仓公方。而以关东管领为辅佐。由于镰仓公方府与室町幕府的体制非常相似,有小幕府之称。镰仓公方的势力可以与幕府对抗,结果在室町时代中叶,第六代将军义教时,爆发永享之乱而被幕府平定。镰仓公方足利持氏自杀。后来持氏之子成氏被再次由幕府拥立为镰仓公方。

后来镰仓公方足利成氏不满关东管领上杉宪忠,进而将其暗杀。此举引发关东管领和公方的长期对抗,导致幕府派遣骏河守护今川氏前去讨伐而迫使足利成氏移往下总古河,成为初代古河公方。(享德之乱)战后关东出现得到关东管领上杉氏支持堀越公方足利政知和得到北关东豪族支持的古河公方,彼此对抗了近三十年。日后因山内上杉氏重臣长尾景春叛乱,使扇谷上杉氏趁机扩张自己的力量,促使山内上杉氏选择和古河公方和解来对抗扇谷上杉氏。

而扇谷上杉氏为了对抗山内上杉氏,和伊势长氏结盟,使两方又陷入拉锯战中。1491年,因堀越公方发生内乱而被伊势长氏消灭,伊势长氏(即北条早云)的后北条氏因而实力大增。不久后上杉定正猝死导致扇谷上杉氏转衰,后北条氏转而攻击扇谷上杉氏,并消灭相模三浦氏且占领小田原城,促成两上杉联合对抗后北条氏的新局面。后北条氏二代家督氏纲更入侵武藏国,取代旧有的足利、两上杉氏,成为关东地方最强的大名。

以下克上,将军被弑

除了伊势长氏崛起于关东地方,成为新时代大名的代表外,日本各地也开始出现以下克上,甚至成为一方之雄的新强权。在中国方面,出云守护代尼子氏篡夺守护京极氏实权,日后其大名尼子经久更取代京极氏,成为出云守护。在尼子经久生前,尼子氏扩张成与大内氏家督,因海外贸易而兴盛的大内义兴并驾齐驱,势力达十一国的中国双雄。

在双雄争霸过程中,安艺国人毛利元就采取墙头草的态度,逐渐吸收尼子、大内的力量,日后乘大内氏内乱,在严岛会战中击倒大内氏权臣陶晴贤,成为中国新霸主。

此外,美浓守护土岐氏亦遭到重臣长井规秀的驱逐而衰败,长井规秀日后继承斋藤氏,改名为斋藤秀龙,法号“道三”,也就是织田信长的岳父,斋藤道三。

在东海,尾张守护斯波氏亦大权旁落,由守护代岩仓与清洲两织田氏取而代之,而清洲织田氏旗下重臣织田信定、信秀父子日后取得实权,在织田信长继承家业后,更完全取代斯波氏、岩仓织田氏与清洲织田氏,成为尾张一国之主。

在日本战国时代,以下克上崛起的新兴势力,和旧有豪门间的对立从未停歇,但最惨烈的莫过于是将军足利义辉被弑一事。

明应之变中被管领细川氏罢黜将军一职之足利义材,日后得到中国大名大内义兴的支持,在成功推翻将军足利义澄后,改名足利义稙并复职为将军。因足利义稙无子,故认养前将军义澄次子足利义维为养子。

1518年,大内义兴返回所属领国,失去庇佑的足利义稙不敌管领细川氏,而辞去将军一职,由前将军义澄长子足利义晴接任。而义晴因与管领细川晴元长期失和,在1546年辞退将军一职,由长子足利义辉接任第13代将军。足利义辉立志重振幕府声威,不但多次积极调停诸大名之间的纷争,更邀请上杉谦信、织田信长等大名上洛谒见幕府将军。

此时管领细川氏遭到权臣三好长庆夺权,把幕府当作傀儡而掌握实权,成为当时有力大名之一。三好长庆死后,其重臣松永久秀、三好三人众决定要罢黜将军足利义辉,1565年,三好三人众及松永久秀的叛军包围义辉所在之二条御所,虽然足利义辉因为得到名剑客上泉信纲与冢原卜传等人传授剑术,而有剑豪将军美名,但依旧寡不敌众而被弑,他们拥立足利义维之子义荣为第14代将军。足利义辉死后,室町幕府就此完全失去实权,也失去中兴的机会,直到幕府灭亡。

霸王崛起,幕府灭亡

织田信长为尾张国(今爱知县北部)的大名。他以尾张一国的战力,在桶狭间以三千军击败领有骏河、远江、三河三国,率领约两万五千大军的名将今川义元(桶狭间之战)而崛起。战后他选择和邻国三河的德川家康结盟,把扩张领土的目标放在大名斋藤龙兴统治之美浓国上。

初期织田信长攻略美浓进度相当迟缓,直到织田信长靠著成功促成斋藤氏重臣美浓三人众的倒戈,局势才开始有了转变。1567年9月,信长攻陷美浓稻叶山城,将稻叶山城改名为岐阜城,并制作天下布武朱印,展开统一日本之路。隔年成功拥立第15代将军足利义昭,在盟友浅井长政的帮助下,完成上洛的目标。

1570年将军足利义昭,不满织田信长无视幕府的态度,暗中与本愿寺显如、武田信玄、上杉谦信、毛利元就、浅井长政、三好三人众与朝仓义景等诸大名联盟,形成所谓的“信长包围网”,打算联合对抗并消灭信长。

1571年,织田信长以比睿山延历寺包庇与其敌对之浅井、朝仓两大名,杀入山中将比睿山延暦寺焚毁,此举引来武田信玄等人之批评,是信长生前引来较大争议的事件之一。

1572年,武田信玄发动军队攻打德川家康的根据地远江国、三河国,以图进京,并在三方原击败德川、织田联军(三方原会战)。隔年5月,武田信玄于信浓国驹场病故,死前决定继承人是其孙武田信胜,并由信胜之父武田胜赖担任阵代一职。

1573年,织田信长与幕府将军足利义昭正式决裂,信长强攻幕府所在二条御所,并逮捕义昭,将其流放至河内国若江城,室町幕府宣告灭亡。日本战国时代前一百年的室町时代在此划下句点,日本进入安土桃山时代。

求知识为什么织田信长是第六天魔王的说

织田信长是活跃于日本安土桃山时代的战国大名。他成功控制以近畿地方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带,使织田氏成为日本战国时代中晚期最强大的大名,但后来遭到部将明智光秀的背叛,魂断本能寺,织田氏也因而一蹶不振。法名总见院殿赠大相国一品泰巖尊仪,生前官至正二位右大臣,大正天皇时追赠为正一位太政大臣。 中文名: 织田信长 外文名: おだ のぶなが 别名: 吉法师,第六天魔王 国籍: 日本 民族: 大和族 出生地: 爱知县 出生日期: 1534年7月2日 逝世日期: 1582年6月2日 主要成就: 桶狭间之战 比叡业火 长筱合战 真田幸村(1567-1615),真田幸隆之孙、真田昌幸之次子、真田信幸之弟、日本战国末期名将。关原合战与父亲同在西军,战后被流放于纪伊九度山,逃脱后,投奔到大阪城。在大阪城战役中率士兵与德川家康的大军浴血奋战,最终寡不敌众,战死。因其战绩而被德川家康誉为“日本第一兵”。 中文名: 真田幸村 别名: 真田信繁 国籍: 日本 民族: 大和 出生地: 甲府 出生日期: 1567 逝世日期: 1615 主要成就: 日本第一兵 德川家康(天文11年12月26日-元和2年4月17日;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日本战国时代末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江户幕府的第一代将军。生于名古屋附近的冈崎,为冈崎城主松平广忠之子,原姓松平氏,小名竹千代,初名元信,后改名元康,最后改名家康,1566年奉敕改姓德川。 中文名: 德川家康 别名: 竹千代,松平元信,松平元康 国籍: 日本 出生地: 名古屋冈崎 出生日期: 1543年1月31日 逝世日期: 1616年6月1日 职业: 政治家,军事家 主要成就: 颁布《武家诸法度》 代表作品: 《武家诸法度》 所处时代: 战国时期 重要事件: 垄断造币权 .明智光秀 明智光秀(1528-1582)是日本战国名将。织田信长重要将领,全称明智十兵卫光秀。曾任官职:征夷大将军、近畿管领、日向守、丹波守护等。关于他的身世在历史颇有争论,有许多种历史传说。 中文名: 明智光秀 外文名: (平假名)あけち みつひで,(罗马字)Akechi Mitsuhide 别名: 十兵卫,咲庵 国籍: 日本 出生地: 美浓国可儿郡明智城(今属岐阜) 出生日期: 1528年 逝世日期: 1582年 职业: 征夷大将军 主要成就: 征讨延历寺 攻陷龟山城 相关事件: 本能寺之变 风魔小太郎(? -庆长8年〔1603年〕),身高据说有七尺二寸(216cm)。特别是1580年,在跟武田胜赖的黄濑川之战中,以在漆黑的夜晚进行的扰乱作战取得了惊人的成果。是日本著名的忍者之一。二曲轮猪助也是风魔忍者。日本战国时代的著名忍者,风魔小太郎为风魔之里的首领,据说没人见过他的真面目,连名字都是继承的。其中在为北条家工作的100年之间,最有名的是侍奉北条氏政、氏直父子的第五代小太郎最为有名,领导风魔一族最大的战绩是1581年的「浮岛之原战役」。1590年,丰臣秀吉带领21万大军,包围小田原城时,风魔小太郎的时代也在此闭幕了。在德川家康时期,风魔一族与武田忍者们,互相检举告密,最后全部被捕入狱。称霸一时的第五代小太郎,也于1603年被处刑,风魔一族于是灭绝了。 中文名: 风魔小太郎 外文名: Hu-ma Kotarou 国籍: 日本 出生地: 神奈川县小田原西方金时山 职业: 忍者 主要成就: 浮岛之原战役

武田信玄曾经给织田信长写过信,署名天台座主沙门信玄,为了抬杠,织田信长回信就署名第六天魔王信长,第六天魔王是佛教欲界的魔王。由于信长在比睿山城屠杀了3万信男信女,本愿寺就宣布信长是佛敌,是第六天魔王。

佛教传说里面,瑜伽经中有云,欲界天有六处: 第一,四大王众天。这就是四天王居住的地方了。四天王分别是北方多闻天,东方持国天,西方广目天,和南方增长天。 第二,三十三天,又名仞利天,在须弥山顶。中央是帝释天之居城善见,四方各有八天,合称三十三天。 第三,时分天,即夜摩天,此天依空而居,莲华开合而分昼夜。 第四,知足天,兜率天的别名,弥勒居所。 第五,乐化天,此天之人可任意变化世间形物。 第六,他化自在天。此天为欲界之主,以破坏他人欢乐幸福为乐。第六天亦是四魔(烦恼魔,阴魔,死魔,自在天魔)中的第四魔,也是众魔之本,妨害佛成道,故称第六天魔王。 第六天魔王,简称天魔,又称波旬、摩罗,梵文名叫“婆罗维摩婆奢跋提”。佛教欲界神只之首,喜欢阻挠佛教中人修道。

本文来自作者[圈圈]投稿,不代表巨商报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91zxpc.com/zx/2169.html

(8)
圈圈的头像圈圈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圈圈的头像
    圈圈 2025年08月05日

    我是巨商报的签约作者“圈圈”

  • 圈圈
    圈圈 2025年08月05日

    本文概览:织田信长人称第六天魔王,年轻时行为怪异,被叫做“尾张的大傻瓜”;他做的第一件大事是凭借奇袭以2000左右兵力击破今川义元上洛的2W军队,当天今川义元由于轻敌在狭窄的山谷间休息,...

  • 圈圈
    用户080506 2025年08月05日

    文章不错《日本战国历史》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巨商报@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