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昌是做什么的

黄建昌

黄建昌,男、1963年8月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园艺园林系副主任,现任园艺园林学院副院长。广东省遗传学会理事,中国园艺学会热带南亚热带果树分会副理事长。

中文名:黄建昌

外文名:HuangJianchang

国籍:中国

职业:教师

代表作品:园艺植物育种学、果树育种学、果蔬育种学

职称:教授

学历

1980-09—1984-06江西农业大学园艺系学习,获得学士学位

1984-07—1985-08江西井冈山垦殖场工作,任技术员

1985-09—1988-06西南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学习,获得硕士学位

1988-07起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

2002-09—2006-06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学术

主要研究方向为园艺植物育种和抗性生理主持和参加国家和省市科研课题15项。主讲课程有园艺植物育种学、果树育种学、果蔬育种学、观赏植物育种学和基因组学等课程,近年来在《园艺学报》、《核农学报》、《果树学报》、《热带作物学报》、《中国南方果树》、《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发表论文100多篇。

代表性科研项目

1.主持2014—2017年广东省科技计划《广东李优稀资源单株选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经费15万元

2.主持2014—2016年广东省科技计划《锡兰橄榄资源评价及加工型种质创新利用研究》,经费8万元

3.参加2009-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藕合分子印迹技术的发根培养合成次生代谢物新技术》,经费35万元,排名第三

4.参加2011-20132009-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锌元素影响柑橘果皮细胞壁代谢及陷痕果发生的机理研究》,经费18万元,排名第三

5.副主持2013—2017年广东省科技计划《香蕉李优良品种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经费8万元,排名第二

6.副主持2016—2017年广东省科技计划科普项目《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科普资源网建设》,10万元,排名第二

7.副主持2016—2017年广州市科普著作编写《海珠湿水生植物》,经费10万元,排名第二

8.副主持2015—2016年广东省科技计划科普项目《海珠湿地水生植物图鉴》,5万元

■代表性论文、著作等

1.李新品种‘兴香红线李’.园艺学报.2015,42(S2),2823-2824.第一

2.不同来源酸豆资源的抗寒相关生理特性研究.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01):7-9.第一

3.广东丘陵山地沙糖桔果园土壤肥力调查与分析.北方园艺,2011,(24):193-196.第一

4.氨基酸叶面肥对沙糖橘缺素黄化的矫治.中国园艺文摘,2011(02):13-15.第一

5.《果树栽培实用技能》,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副主编,第二

6.《迷醉之旅走近海珠湿地的植物世界》,广东科技出版社,2015年9月,第二

■教学科研获奖情况

1.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锡兰橄榄优良品种选育与产业化综合开发利用》三等奖,2017年

2.广东省第七届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广东省教育厅,2014

3.学校教学成果特等奖,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3

4.广东省地方标准《绿色食品香蕉李鲜果》DB44_T1539-2015,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5年

5.广东省地方标准《绿色食品香蕉李生产技术规程》DB44/T706—2009,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09年

6.审定品种《云详锡兰橄榄》,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10年,第四

7.审定品种《兴蜜三华李》,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15年,第四

8.审定品种《兴香三华李》,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15年,第四

9.审定品种《石门二号香蕉李》,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16年,第一

糯玉米的起源和历史 糯玉米是玉米属的一个亚种,是因玉米第九条染色体WX基因发生突变而产生的,是玉米各类型中唯一起源于我国的类型;是玉米传入我国后,由于云南、广西一带的傣族、哈尼族有喜爱黏食的习俗,在长期的栽培实践中选择黏食型玉米突变体培育而成的。1908年由美国传教士法南(J.M.W.Farnharm)通过上海领事从云南征集几个糯玉米品种,寄交美国农业部国外引种处。附言说“这是一种特殊的玉米,有几种颜色。中国人说它们都是同一品种,比其它玉米要黏得多,可能会发现它有新的用途。”1908年5月植物学家柯林斯(G.N.Collins)把中国寄去的糯玉米种子种植在华盛顿附近,其中有52株成熟。通过种植观察,他把起源于中国的糯玉米隐性突变基因定名为“wx”,并给它定名为“中国蜡质玉米”。直至20世纪30年代,美国只是出于好奇在遗传试验中作为标记基因而种植。到了40年代早期,依阿华农业试验站发现糯玉米支链淀粉的性质与木薯块根淀粉相似。1942年依阿华农业试验站培育出第一个糯玉米杂交种。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从远东进口木薯淀粉困难,美国开始糯玉米淀粉的商业性生产。1970年美国玉米带遭受玉米叶枯病重创之后,由于糯玉米表现出优良抗性和独特品质,才使糯玉米成为研究重点。20世纪最近50多年,糯玉米淀粉用途的新发现导致糯玉米在美国、加拿大及欧洲有较稳定的面积。 我国糯玉米起源于云南西双版纳一带,形成于1760年,作为栽培种也有60多年的历史。育种研究工作大约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山东烟台市农科所等一些科研单位开展普通玉米育种的同时,率先尝试了糯玉米育种工作,但受当时条件的限制,大都未能系统而深入地进行,致使我国糯玉米育种研究工作长期处于低迷的状态,生产上种植的也多是农家种,不仅产量低而且抗性差、成熟晚,形成了我国糯玉米种植面积零星,品种少,产量低的落后局面;进入90年代,我国糯玉米育种研究工作受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市场需求的刺激逐渐开始起步,业已取得一定成绩和育成一些杂交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如苏玉(糯)1号、垦粘1号、中糯1号、渝糯1号、晋单(糯)41号(原鲜糯1号)等。 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不仅改变了我国糯玉米种植面积零星分布的局面,在大中城市近郊已呈现规模化种植,而且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糯玉米育种的发展。现在,我国糯玉米育种工作已处于发展时期,不仅开展育种工作的单位众多,而且在育种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极大的提高,育成了一大批优良新品种并投入生产使用,尤其是黑糯、紫糯、糯甜、高油糯等新品种的不断育成,既反映了我国糯玉米育种的新动向,也极大地拓宽了我国糯玉米育种研究内容。 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的从1993年开始从事甜糯玉米品种的选育及配套栽培保鲜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经过十五年的科研攻关,培育出“晋鲜糯”系列玉米新品种5个,分别是晋单(糯)41号(晋鲜糯1号—黄糯),晋鲜糯2号、晋鲜糯6号(白糯)、晋鲜糯8号(黑糯)、鲜甜2号(加强甜)玉米,同时研究出配套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速冻保鲜加工技术和真空包装保鲜加工技术,并形成了事产业化。

满意请采纳

本文来自作者[紫霜]投稿,不代表巨商报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91zxpc.com/zx/2097.html

(11)
紫霜的头像紫霜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紫霜的头像
    紫霜 2025年08月05日

    我是巨商报的签约作者“紫霜”

  • 紫霜
    紫霜 2025年08月05日

    本文概览:黄建昌黄建昌,男、1963年8月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园艺园林系副主任,现任园艺园林学院副院长。广东省遗传学会理事,中国园艺学会热带南亚热带果树分会副...

  • 紫霜
    用户080511 2025年08月05日

    文章不错《黄建昌是做什么的》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巨商报@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