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来自远方的打前站的信使?

最近美国NASA又发现了一颗新的彗星,不过这次的彗星和以往的有点不一样。

C/2019 Q4彗星照片 图源 | ABC新闻

科学家们相信,这次被发现的C/2019 Q4号彗星,并不是在太阳系内产生的,而是一颗“星际物体”。

根据美国宇航局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的一份声明,如果最终官方确定该判断属实,那么C/2019 Q4彗星将是人类 历史 上第二次探测到这样的物体。不过上一次发现的是一颗小行星,所以这其实很可能将是科学家们观测到的首例来自太阳系外的彗星。

这颗彗星是俄罗斯克里米亚天文学家杰纳蒂·波利索夫(Gennady Borisov)在当地的一个天文台发现的。

科学家随后研究了彗星的轨道和速度,认为它是一颗星际彗星。

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天文学家戴维德·法诺齐亚(Davide Farnocchia)在一份声明中说:“这颗彗星的当前速度很高,差不多要达到150000公里/小时,远远高于在该距离绕太阳运行物体的典型速度。告诉不仅表明这个天体可能来自于太阳系外,而且还表明它最终将离开太阳系并返回星际空间。”

2017年10月,天文学家发现了第一个造访我们太阳系的星际天体,那颗被命名为“Oumuamua”的小行星当时令科学界感到困扰。Oumuamua源自夏威夷方言,意思是“一个来自远方的率先到达的信使”。

那么这些来自太阳系外的天体,到底是其他星系智慧生物派来的信使?还是只是误入太阳系的粗心天体?

相信科学家们会给我们答案。

( 作者:翁汉俊 编辑:李筝 )

彗星分类

一、彗星主要分为:周期彗星、非周期彗星。

1.按椭圆轨道运行的叫做周期彗星,其中:大于200年的为长周期彗星,小于200年的为短周期彗星;

2.按照抛物线轨道和双曲线轨道运行的,叫做非周期彗星;

3.从彗尾形态上划分:离子尾和尘埃尾。

二、周期

彗星的轨道周期范围也很大,可以从几年到几百万年。

彗星简介

彗星,俗称扫把星,是由冰构成的太阳系小天体(SSSB),当他朝向太阳接近时,会被加热并且开始释气,展示出可见的大气层,也就是彗发,有时也会有彗尾。这些现象是由太阳辐射和太阳风共同对彗核作用造成的。彗核是由松散的冰、尘埃、和小岩石构成的,大小从P/2007 R5的数百米至海尔博普彗星数十公里不等。

彗星的轨道周期范围也很大,可以从几年到几百万年。短周期彗星来自超越至海王星轨道之外的古柏带,或是与离散盘有所关联。长周期彗星被认为起源于欧特云,这是在古柏带外面,伸展至最近恒星一半距离上,由冰冻天体构成的球壳。

长周期彗星受到路过恒星和银河潮汐的引力摄动而直接朝向太阳前进。双曲线轨道的彗星可能在进入内太阳系之前曾经被沿着双曲线轨迹被抛射至星际空间,则只会穿越太阳系一次。来自太阳系外,在银河系内可能是常见的系外彗星也曾经被检测到。

彗星与小行星的区别只在于存在着包围彗核的大气层,未受到引力的拘束而扩散著。这些大气层有一部分被称为彗发(在中央包围着彗核的大气层),其它的则是彗尾(受到来自太阳的太阳风等离子和光压作用,从彗发被剥离的气体、尘埃、和带电粒子,通常呈线性延展的部分)。

然而,熄火彗星因为已经接近太阳许多次,几乎已经失去了所有可挥发的气体和尘埃,所以就显得类似于小的小行星。小行星被认为与彗星有着不同的起源,是在木星轨道内侧形成的,而不是在太阳系的外侧。主带彗星和活跃的半人马小行星的发现,已经使得小行星和彗星之间的差异变得模糊不清。

本文来自作者[顿硕阳]投稿,不代表巨商报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91zxpc.com/zx/2067.html

(5)
顿硕阳的头像顿硕阳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顿硕阳的头像
    顿硕阳 2025年08月05日

    我是巨商报的签约作者“顿硕阳”

  • 顿硕阳
    顿硕阳 2025年08月05日

    本文概览:最近美国NASA又发现了一颗新的彗星,不过这次的彗星和以往的有点不一样。 C/2019 Q4彗星照片 图源 | ABC新闻 科学家们相信,这次被发现的C/2019 Q4号彗星,...

  • 顿硕阳
    用户080508 2025年08月05日

    文章不错《一个来自远方的打前站的信使?》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巨商报@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